馬家寨全景
精心策劃,成功打造思州文化全國品牌
這次研討會參與學者都是國內(nèi)名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頂級專家學者,會議規(guī)格之高,在岑鞏文化發(fā)展活動中史無前例。為了保證研討會成功舉辦,岑鞏縣及清史專家代表學者做了大量前期的策劃和籌備工作。
一是超前籌劃。清史專家李治亭、滕紹箴二位教授和岑鞏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陳永祥未雨綢繆,做了很多前期工作。早在2010年夏與冬,李治亭、滕紹箴兩位教授通過兩次實地考察后,經(jīng)過一年多的研究,著書立說,在云南大學報和貴州社會科學報發(fā)表了多篇學術成果,又在湖南長沙岳麓書社出版了《陳圓圓后傳》專著,為此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奠定了堅實的學術基礎。自年初以來,李治亭教授又親自在北京坐陣指教舉辦研討會籌備的相關事宜,可謂細致入微,考慮周詳;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陳永祥專門主持召開籌備會議3次,成立研討會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請縣領導擔任組長和副組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陳永祥部長擔任主任開展相關活動,辦公室下設會務工作組、宣傳報道組、安全保衛(wèi)組、后勤服務組、交通保障組和景區(qū)整治組六個工作小組,每個小組都提前各自拿出具體的工作方案,使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
二是搞好聯(lián)絡。全國研討會涉及到的人事范圍大,層次繁雜,既有全國高等院校專家,有全國科研院所學者,還有省、州、縣領導,聯(lián)絡工作千頭萬緒。為了準確做好方方面面的信息溝通和上情下達,使研討會如期順利進行,縣委宣傳部專門安排了會務信息聯(lián)絡員與各方面保持隨時聯(lián)系,將30余份邀請函準確無誤地傳遞到全國10余省市專家學者和領導的手中,為會議如期召開做好了準備。
三是加強宣傳。活動開展,輿論先行。為了營造積極的研討會活動氣氛,將陳圓圓歸隱馬家寨這一重大發(fā)現(xiàn)讓天下人知曉,提升岑鞏縣的全國影響力,打造思州文化全國品牌,使研討會取得預期的宣傳效果,縣委宣傳部在年初即已策劃制定了具體可行的宣傳報道方案。安排專人在會前、會中、會后與媒體合作,持續(xù)進行與研討會有關的宣傳報道。通過調(diào)查,宣傳效果是喜人的,不僅在會前、會中,還是會后,此次研討會都成為全國媒體持續(xù)關注的熱點和焦點話題,通過百度輸入“陳圓圓吳三桂史跡研討會”這一關鍵詞搜索,即可獲得1170000個相關信息。新華社、香港文化報、大眾日報、貴州電視臺、貴州都市報、黔中早報、貴陽晚報,人民網(wǎng)、新華網(wǎng)、鳳凰網(wǎng)、中國網(wǎng)、中國日報網(wǎng)、中國臺灣網(wǎng)等媒體均在第一時間報道了此次研討的實況,陳圓圓晚年歸隱岑鞏縣成為近期走紅媒體和網(wǎng)絡的熱點和焦點話題,陳圓圓美人歸隱文化成為我縣一張影響全國乃至世界的文化品牌。
四是通力合作。由于出席會議的專家學者都是中國清史研究領域內(nèi)的代表人物,縣委宣傳部決定將會議辦成高規(guī)格、高水平的全國性會議,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陳永祥多次向岑鞏縣委、縣政府,黔東南州委、州政府及貴州省社會科學院主要領導匯報工作,請求將會議交由黔東南州人民政府、貴州省社會科學院主辦,黔東南州委宣傳部、岑鞏縣人民政府承辦,得到省社科院和黔東南州、岑鞏縣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明確專人出面抓好會議籌備工作,通過上下合作,各項工作籌備井井有條,使會議各項議程得到順利推進。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