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制生活網消息 黎平縣敖市鎮蒙村返鄉創業石大坤,1993年外出廣州、杭州打工。期間,他看到當地茶葉市場行情和今后茶葉的發展潛力,于是進杭州一家私營茶葉加工廠打工,學到了制茶工藝后,1997年回家承包10畝茶地,利用自家的房屋建茶葉廠房。
由于資金不足,石大坤向親戚朋友籌集卻四處碰壁,無奈之下,到當地農信社申請貸款1萬元進行創業。但一年下來,除去各種費用和還清利息后,只夠家庭開銷。
不服輸的他,一直堅持茶葉加工。1999年還清貸款后,在信用社的支持下,貸款2萬元增加制茶設備。隨著茶葉市場的復蘇,其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到2011年,石大坤在當地信用社累計得到貸款支持105萬元,承包茶地規模達到400畝,年產干茶1.3萬公斤,銷售收入近200萬元,純利潤80萬元,總資產近500萬元。現在,他的加工廠有工人25人,擁有自己的小車洋房,成為當地響當當的返鄉創業典型。
這是黔東南州轄內農信社引導和支持當地返鄉農民工創業的一個實例。
截至5月22日統計,今年以來,黔東南州農村信用社累計發放貸款3.7億元,扶持4400多戶農民工創業,從事產品加工、小微企業、種養殖業、農家樂等,帶動當地4萬多人就業。
大膽創新,因地制宜制訂信貸產品支持創業
在引導和支持農民工創業工作中,黔東南農信社不但在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還在信貸產品服務、跟蹤服務及服務措施上給予大力幫助。為了更好地服務農民工,黔東南州農信社先后出臺了《搖錢樹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搖錢樹個人就業小額擔保貸款》、《搖錢樹婦女創業擔保貸款》、《農民工創業“搖錢樹”聯保貸款》等信貸政策措施,多方面為農民工創業就業提供金融服務,使農民工的貸款需求有保障。
為進一步滿足返鄉農民工在生產、種養殖業方面信貸資金需求,克服小額信用貸款等級授信上固定額度的限制,突破原信用貸款受地域限制的約束,各縣聯社大膽突破,因地制宜制訂適合當地發展的信貸產品支持創業。
烤煙大縣之一的天柱縣農信聯社,為解決煙農資金問題,創新推出“金煙葉貸款”產品,為農民工種植烤煙提供資金支持。針對不同的返鄉農民工的創業資金需要,分別采取提高貸款信用額度、創新擔保方式、延長貸款期限和優惠貸款利率等有效措施。其中對于從事種植、養殖及加工的借款人,最高信用貸款額度提高到20萬元;對創業能力強、項目好的借款人,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貸款額度提高到50萬元。同時,還開辦擔保貸款、質押貸款、農業生產用房抵押貸款等多種方式多方面支持創業。與此同時還根據返鄉農民工創業貸款申請并結合申請項目實際情況,可采取放寬貸款期限5年的辦法支持返鄉農民工創業。
此外,黔東南農信社還堅持“哪里有農民工,信用社就服務到那里”的服務理念,于2010年4月、8月分別在廣東東莞和浙江義烏成立了農民工金融服務中心,為外出農民工提供金融服務,由農民工金融服務中心負責做好長期外出務工人員的相關信息進行建檔、評級、授信等工作,支持農民工外出創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