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貴州凱里市都蓬村對該村一個叫馬道的荒坡實行封山育林的政策,至今,“封”出了一片漂亮的馬尾松林。然而,今年4月份,一場冰雹之后,這些馬尾松林生病變黃,青山變成了“黃山”,當地村民是心急如焚。
“青山”變“黃山”
“青山”變“黃山”
成片馬尾松變黃
近日,筆者來到馬道采訪,凱(里)都(蘭)公路穿越此處,“生病”的馬尾松都分布在公路兩旁,站在公路的制高點上,可視范圍內的馬尾松林均披上了紅黃色的“頭發”,仿佛是被火燃燒過一般。
筆者走進山中,發現這些生病的馬尾松“病”的程度不一樣,有的針葉大量脫落,留下了樹干和枝丫,整株樹成了“光架架”,有的針葉少量脫落,但均已發黃。此外,還有部分馬尾松因為生了蟲,導致樹皮脫落,可謂病入膏肓。“像這種生蟲的樹已只能當柴燒,不能再作他用。”當地村民說,如果不盡快處理毀壞程度輕的樹木,不久他們也都會腐爛掉。
生蟲的樹木
在進山走訪時,山中響起了電鋸的聲音,筆者循聲望去,看到個別村民正在用電鋸砍伐“病樹”,據了解,他們沒有砍伐手續。“現在砍樹,這樹木還能用,過段時間再下手,就只能當柴燒掉了。”一位在山中砍樹的村民說。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