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及國家環保總局環發2006[28]號《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的相關規定,現將凱里華興“電力小區”項目的有關事宜公告如下:
一、工程名稱及概況
工程名稱:凱里華興電力小區
建設地點:凱里電廠-生活區西北側,大橋路西側
工程概況:凱里市華興“電力小區”建設工程項目位于凱里電廠-生活區西北側,大橋路西側。工程規劃用地面積19137.78m2,其中總建筑面積123900.78m2,建筑密度21.5%,容積率4.51,綠地率36.12%。預計投資人民幣約22000萬元。
黔東南州華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已委托廣州市中綠環保有限公司該工程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
二、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
(1)施工期產生的揚塵、噪聲、生產廢水、生活污水、棄土石方、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對會對環境產生一定影響;項目建設占地對當地村民的生活質量的影響
(2)運營期居民入住后的生活污水、汽車尾氣、生活垃圾、廚房設備、地下車庫排風設備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三、預防或減輕不良影響的對策和措施的要點
1、施工期環境保護措施
(1)大氣環境
工程原材料(水泥、砂石)以及棄土、廢石渣的運輸、堆放過程產生的揚塵、泥土等可采取封閉運輸、濕潤噴灑以及清掃車輪泥土的措施來降低其對大氣產生的影響。施工隊伍的生活燃料建議使用清潔能源。
(2)聲環境
施工設備在必須符合國家規定噪聲標準的前提下,還應加強管理和合理安排高噪設備施工時段,遵守有關管理部門規定的施工時間,降低其噪聲影響。
(3)水環境
施工期生產廢水,修建臨時沉淀池,將廢水盡量回用。
本項目施工人員租用項目周邊居民民房,不設施工生活營地,利用居民民房原有生活設施,因此施工期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可進入城市市政污水管網,不另行收集處理。
(4)固體廢物
為防止施工固體廢物對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盡量移挖作填,減少棄方量,多余運至棄土場堆存。
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采取垃圾集中統一收集,全部清運到凱里市大坡生活垃圾無害化填埋場處理。
(4)生態環境
施工時盡量移挖作填,施工后及時復種草植樹。通過有效管理達到在盡量少破壞原有生態的基礎上營造優美的住宅區環境的目的。
2、營運期
(1)污水
小區建成營運后,產生的生活污水經隔油池、化糞池處理后達《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標準后排入凱里市大橋路市政污水管,最終沿市政污水管進入凱里市第一(龍頭河)污水處理廠處理,處理達標的水最終排入清水江。
(2)廢氣
整個住宅區內能源使用清潔能源,廢氣主要來源為地下停車場汽車排放尾氣,居民住宅樓廚房廢氣。對分散的廚房煙氣,采用抽油煙機抽排后通過建筑物排放豎井排至屋頂高空排放,由于大氣污染物產生量較少,不會對周圍環境造成明顯的影響。地下停車場廢氣靠設置排風系統從專用煙道排出,確保排風系統的正常運行。建議加強小區綠化進一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3)固體廢物
居民的生活垃圾對環境有一定影響,可采用集中收集后統一運往運到凱里市大坡生活垃圾無害化填埋場處理。在前期裝修產生的廢棄材料,要嚴加管理,定點堆放,及時清運,以免對環境造成污染。
(4)噪聲
本項目合理布置進出道路,采用人車分流,并設置綠化帶,減少噪聲對居住環境的影響。在管理方面嚴禁在停車場內鳴號,以不影響周圍居民的生活及休息。對產生噪聲的水泵、地下車庫排風設備等,在滿足工藝需要的基礎上,盡量選用低噪聲設備,且合理布局,遠離居住樓并采取隔音、吸聲等防噪措施。
另外建設項目區東側和南側規劃的次干道,道路交通噪聲對區內居民生活有一定影響。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