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桃鄉黨委書記鄭珍君說:“由于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水蜜桃產業在客樓鄉有著很好的發展前景,鄉黨委、政府因勢利導,積極支持群眾大力發展水蜜桃產業,規劃到2015年,建成思州頤紅水蜜桃基地10000畝,年產量達2500萬斤以上,將客樓鄉打造成遠近聞名的“蜜桃之鄉”。
水蜜桃產業化發展不僅給山鄉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還使肚朝黃泥背朝天的農民翻身成了”富翁“,少數農民上山干活還開著轎車去,這在偏遠的山村形成一道奇特的風景。
近幾年來,岑鞏縣堅持農業產業化發展方向,以深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狠抓農業基地建設,加快發展特色優勢農業產業,以雜稻制種、優質煙葉、優質糧油、優質果品、茶葉等為主的特色農業實現較快發展,創建了“思州牌”果品、水晶米、綠茶等一系列農產品品牌,為農產品進入市場轉化為商品、提高競爭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依托龍江河畔便利的交通優勢和區位地理優勢,發展壯大文旦柚產業,縣果品公司采取“公司+組織(協會)+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做大做強文旦柚這一“金牌+名牌”產業。廣大果農不用愁技術,不用愁銷路。公司、協會和專業合作社上門提供產、供、銷一條龍服務,老百姓種植積極性很高。目前,全縣文旦柚種植面積達2萬余畝,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文旦柚種植基地,年產柚子500萬公斤,年產值3000余萬元。項目涉及4個鄉鎮27個村,帶動全縣5700余戶計2.4萬人種植文旦柚,許多農民走上致富道路,并涌現一批典型戶,年收入達10000元以上的有100余戶。
依靠客樓鄉高海拔的特殊氣候條件,發動群眾引種頤紅水蜜桃取得明顯成效,全鄉水蜜桃種植面積達6000余畝,果品暢銷,供不應求,遠銷兩廣、江浙、安徽等地及省內周邊市場。
依托地方人文資源和比較優勢,堅持把雜稻制種、優質稻、烤煙生產和畜牧業發展作為特色支柱產業來抓,科學規劃,穩步推進,目前,已發展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特別是積極推行雜稻制種產業化經營,實行企業化運作、企業化管理,從體制上搞活了雜稻制種產業,全縣有1.06萬戶3.8萬人的農戶從中受益。
目前,全縣發展煙葉生產3.2萬畝,實施雜稻制種3.12萬畝,建優質果品基地3.8萬畝(其中,思州柚2萬畝、頤紅水蜜桃6000畝),新建和改造茶園2000畝、油茶1.25萬畝,實施中藥材種植2萬畝。2011年,該縣實施的雜稻制種、優質烤煙和優質果品”三大產業“,農民從中創收1.12億元,惠及近2萬農戶。(岑鞏縣委宣傳部 張維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