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河縣南寨鄉依托資源優勢,傾力打造“中藥材種植、庫區養魚、香豬養殖”三大產業,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動鄉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2009年以來,南寨鄉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誠邀施秉縣牛大場鎮中藥材種植專家白洪發到鄉里試種太子參和白術喜獲成功后,2011年,該鄉采取“協會+種植戶”、“集體專業合作社與個人”和土地流轉等形式,以“干部籌資辦點示范帶動、外商融資辦點技術引導、群眾積資辦點擴大規模”為切入點,認真抓好示范點建設,在黨福建成了30畝太子參、白術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在道龍建成60畝太子參、白術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通過示范帶動,全鄉群眾去年種植太子參800余畝,白術200余畝,產值近百萬元。同時,加大金銀花、核桃、油茶、鉤藤等藥材種植力度,目前,全鄉種植中藥材3700畝,其中金銀花200畝、太子參600畝、白術100畝、核桃1800畝、油茶1000畝。今年計劃在繞慶、白俄、反壽和懂達等村建立以種植太子參為主的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力爭年內種植太子參超過1000畝,計劃種植鉤藤4500畝,傾力打造中藥材種植大鄉品牌。
大力發展劍白香豬養殖。借助柳寨、柳社、九社等村是劍白香豬養殖保種區的優勢,積極引導農戶大力發展特種劍白香豬養殖。2008年以來,該鄉積極爭取項目資金150萬元,在柳寨、柳社、九社等村建立項目示范點,著重抓好柳寨村150戶、柳社100戶、九社50戶的劍白香豬養殖示范戶,以點帶面推動劍白香豬養殖產業發展。目前,全鄉有劍白香豬養殖戶600戶,其中飼養80頭以上大戶2戶,飼養20頭以上示范戶5戶,5頭以上農戶150戶,全鄉香豬存欄4100頭,年出欄達2452頭,今年末預計出欄3000頭,創造經濟效益500余萬元,600戶2000余人從香豬養殖中受益。
大力發展庫區漁業養殖。2007年,通過引進貴陽息烽何稼霖老板到庫區投資示范帶動,當地移民群眾大力發展網箱養魚產業,網箱養魚產業發展迅猛。截止目前,累計投入資金達1800多萬元,建成大、中、小各類網箱近3000口,其中今年新增近800口,總養殖面積達13756平方米,投放魚苗2350萬余尾,預計年總產值可達2000多萬元。目前,全鄉已有新光、南包、中寨、反皓、白返、展萊、繞號、白俄、柳寨等9個村200戶從事漁業養殖,形成了南包—南大—白水溪—柳寨為一線的漁業高箱養殖長廊。(單楨婷 姜丹峰)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