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丹寨縣委不斷深化關愛內容,拓寬幫扶方式,多措并舉增強服務效果,確保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持續、均衡、深入推進關愛留守兒童工作。
一、動態管理、及時掌握關愛對象情況
聯合教育局每年開學期間對留守兒童進行經過詳細調查,對數據進行動態管理。本學期全縣在校學生14377人,留守兒童少年共8409人,留守兒童占58.49%。要求各級團組織、少先隊、志愿者服務隊對所有學生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兒童的底數,完善留守兒童結對幫扶系統。建立關愛行動志愿者服務隊9個,對各校留守學生結對幫扶工作,每位志愿者至少結對1—2名學生,要求幫結對志愿者經常找留守兒童談心,隨時把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定期家訪、關心生活、指導學習,引導他們健康成長。
二、依托政策,優化留守兒童受教育環境
在“創業 創新 創優”主題實踐活動中,向農民工大力宣傳丹寨縣委、縣政府出臺了14項鼓勵和扶持農民工就業創業的優惠政策,鼓勵青年農民工返鄉創業,使農民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與城市兒童同等的待遇,重新喚起他們的自信,進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2012年團縣委積極爭取希望工程項目,修建希望食堂3所,希望校舍1所,為農民工子女更好接受教育和開展學習生活創造良好環境。
三、愛心幫扶,促進留守學生健康成長
團縣委組織全縣各團組織團干、少先隊輔導員、志愿者隊伍與各學校的留守兒童結對,開展學業輔導、親情陪伴、自護教育、愛心捐贈等志愿服務。今年團縣委組織舉辦了暑期志愿者免費英語培訓班,開展了以“心手相牽獻愛心”為主題的“關愛農民工子女行動”,開展結對幫扶活動230余次,幫扶價值125175元物資。發起向同患“地中海貧血癥”的龍泉鎮農民工子女顧東福、顧東方姐弟倆捐款獻愛心的活動,活動自開展以來先后收到來自社會各界愛心人士10多萬愛心捐款,為姐弟倆及時送來了溫暖,目前姐弟倆正在積極的接受治療中,病情有所好轉。積極開展“募集愛心棉被·溫暖貧困學子”的活動,長青鄉排中村60名學生受益,讓他們睡上了愛心被,溫暖了心房,感受到了貼心的關懷。積極與省內外縣市聯系對接,爭取到湖北省安陸市社會愛心人士和企業捐贈衣物6600余件,體育文具用品140余套。
四、創新載體,關愛工作全覆蓋
借助各種平臺,力爭將關愛工作全覆蓋。充分發揮團組織的作用,組織開展關愛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讓留守學生的學習生活豐富多彩。利用七色小屋開設“七彩課堂”,因地制宜開展 課外閱讀、民間舞蹈與器樂、書法繪畫、籃球、排球等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留守學生融入集體氛圍,消除他們的孤獨感、自卑感。運用開通親情電話,開通留守學生與父母的親情熱線電話,做好學生、父母與學校的溝通,暢通學生家庭與學校的溝通渠道。開展邀請青年勵志演講家為留守兒童開展勵志演,鼓勵留守兒童積極向上的生活學習。組織動員廣大青年志愿者采取多種有效形式,根據留守兒童的實際需求,切實為他們解決學習、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使他們切身感受到組織的關懷和社會的關愛,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共青團丹寨縣委)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