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取老同志意見 發揮老干部作用
我州多渠道落實老干部待遇
老干部是我們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他們的智慧更是我們搞好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源。為更好使用這筆財富推進我州經濟社會發展,州委、州政府始終將落實老干部的政治待遇、生活待遇、發揮老干部作用作為老干部工作的重點,認認真真加以落實。
今年春節期間,州財政共撥出63萬余元專款,對州直的老紅軍、離休干部和副縣級以上(含享受待遇)及副高職稱以上退休干部和遺孀共1768人進行了慰問。春節前夕,州委書記廖少華、州長李飛躍、州人大常委會主任羅亮權、州政協原主席楊正明、州委副書記楊華昌等州四大班子領導成員,分別組成17個慰問組,親自登門走訪了州直老紅軍和副巡視員、副地級實職以上老干部39人。對州直離休干部、明確為副地級干部、縣級、副高職稱以上退休干部及遺孀,由老干部所在單位派人員,到州委離退局領取慰問金,單位領導代表州委、州政府進行了慰問。
廖少華真誠感謝老同志為我州做出的貢獻,要求各級各部門要帶著深厚感情,傾聽老同志的意見和建議,多為老同志辦實事、辦好事,解燃眉之急。州委、州政府不僅在生活上關心老同志,在政治理更加關心。始終堅持情況通報制度,每年均向老同志通報經濟社會運行情況一至二次。還通過學習班、組織就近就地參觀學習考察等,讓老干部能及時了解我州社會經濟發展狀況。
我州還通過健全完善離休干部“三個機制”,對老干部有關生活補貼及時按規定發放。2008年,率先將州直單位的企事業單位離休干部生活補貼發放標準,比照同級行政機關同職級離休干部規范后的補貼標準執行,2009年將還未比照機關離休干部發放生活補貼的部份縣市企業、事業單位離休干部,也比照同級行政機關同職級離休干部的標準執行。2010年州直企業離休干部,比照省對企業離休干部發放年度生活補貼的辦法執行,并明確按照目標管理二等獎標準的一半發放,所需經費由州級財政承擔。從2012年起,建立了州級特殊困難老干部幫扶資金,在州財政的支持下,州直企業離休干部無工作遺孀醫藥費補助全部納入財政負擔,對是離休干部醫藥費全部按規定實行實報實銷。困難企業離休干部的醫療費,均由同級財政全額支付。截止2012年2月底,我州共有困難企業離休干部166人的醫療費,全部納入各級財政全額支付。
為讓老同志更好安度晚年,從2007年起,我州爭取到了15個非經濟強縣老干活動中心建設項目,每個縣獲省補助40萬元,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有11個縣。省、州、縣共配套資金1468.3萬元,完成總建筑面積13956.3平方米,其中鎮遠、榕江、天柱、錦屏、黎平縣,本級財政投資超百萬元。
我州為便于協調落實老干部待遇,充分聽取老同志意見和建議,截止2011年底,全州各級離退休干部工作局局長,均由各級組織部副部長兼任。積極鼓勵老同志根據自己的特長、興趣和愛好撰寫回憶錄,修編地方志,為我州“三個”文明建設獻策獻力。通過關工委平臺,廣泛組織“五老”開展對青少年的教育,在農村創建“四無兩有”村,在城市創建“四好”社區工作。(廖奇勛)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