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靠數字聯絡 致富靠數字搭橋 生活靠數字幫忙
喜看岑鞏“數字農民”新生活
“感情靠數字聯絡,致富靠數字搭橋,生活靠數字幫忙。”這句流行在當地群眾口中的話語已成時下岑鞏縣廣大“數字農民”的真實寫照。
每到大年除夕,岑鞏縣羊橋土家族鄉丁坪村村民張文輝都要給親朋好友和手下員工上百人拜年,在手機上敲敲打打,通過手機數字群發,賀年祝福短信就傳給了對方,眨眼工夫感情就得到聯絡增進。
2月5日,張文輝承包的千萬元工程開工,頭一天,他又用手機發通知,開工當天,來自該縣羊橋、大有、龍田、水尾等鄉鎮及天柱縣、三穗縣的五六十號農民工齊刷刷集中在工地上。“要是在往常,召集這么多員工少不了20天,現在足不出戶就能分分鐘搞定。”張文輝說。
由于生意紅火,張文輝通常需要進行大額資金交易,以前都要親自到場付現,現在僅憑一張銀行卡就能辦理,既方便又快捷安全。張文輝笑著說“我們一家5口早就用上了手機、電腦和數字電視,生活天天與數字打交道,我們都成數字人了。”
如今在該縣,農民打一個手機、敲一下鍵盤就做成一筆生意、發一筆財的事早已不是新聞。
易大勇是該縣平莊鄉第一個“觸網”的農民,2009年,他在大山環抱的平莊鄉藏香豬養殖基地的密林中,通過無線網卡上網成功。此后他上網做生意,嘗到了不少甜頭。
“我每天只要用手指敲打鍵盤,養殖基地的信息都會通過網絡發布到全國各地,外地客商就會通過留在網上的手機或QQ與我聯系,談妥價錢后,他們就照我在網上留下的基地區位地圖上門拿貨,把我跑腿的所有精力和時間都節省了。”
2月8日,易大勇在平莊鄉大田坳林場的高山密林里,一邊敲打著鍵盤,一邊開心地讓筆者瀏覽他在阿里巴巴和食品商務網站開通的基地信息網頁。
易大勇是貴州省第一個藏香豬養殖基地的創建人,2011年,他通過網絡將第一筆生意做到北京獲利2萬元后,就再也離不開網絡這個“聚寶盆”了。
由于他的藏香豬種豬價格平均要賣到3000元到5000元一頭,當地市場難以消化,只有大中城市才有市場。當初他養殖藏香豬最大的顧慮是賣不出去,去年,一位在省城經商的朋友提醒他上網叫賣,一下子如魚得水,一年的網上銷售收入達到200多萬元,純利潤高達200%。
如今,他已注冊成立了貴州省藏香豬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準備以“公司十農戶十合作社”的形式擴大基地養殖規模,帶動當地群眾發家致富。這些天,他每天上網尋找合作伙伴,把公司做大做強。
“我還打算今年在網上開通視頻農場,把整個農場活生生的搬上網絡展示,讓遠程消費者放心購買公司的產品,這比其它任何宣傳都要有效。”易大勇樂呵呵的說。
從鄉下進城做生意的農村婦女楊紫香,生意走紅,天天大忙,生活無暇顧及。
2009年,她買了臺聯想品牌電腦,裝上寬帶后,煩惱少了。“數字幫了我大忙,上超市購物刷卡,與客戶遠程做生意上網聊QQ,打錢在網上轉賬,在電視上看到喜歡的東西一個電話就送貨上門。“現在生意做得輕松,生活更加便捷,心情也舒坦。”
由于生意需要天天打理,與親人朋友面對面的交往少了,楊紫香就在騰訊網上開通了QQ,并建立了親人、朋友、同學和商務四個QQ群,同時還開通了聊天視頻,人際關系一下子活絡起來。
隨著手機寬帶的開通,在該縣除了可以用手機和電腦上網做生意,交朋結友外,還可以上網看電影、聽音樂、玩游戲等娛樂。“數字的益處說也說不完。”接受采訪的幾個“數字農民”如是說。
享受到數字便利的岑鞏農民遠遠不止張文輝、易大勇他們幾個。筆者看到,在該縣,一大批依靠數字平臺發家致富的農民,一個個已經建房買車,有的已經移居城市成為市民,生活過得時尚愜意。數字,就像魔術師一樣,正在神奇地改變著岑鞏廣大農村的舊面貌和農民的生活風尚。
據調查,我們欣喜地看到,截止目前,岑鞏縣手機用戶已達106000戶,其中農民用戶超過40000戶;寬帶用戶突破10000戶,有32個村開通了寬帶網絡,農民用戶超過3000戶;有9000余戶農村家庭看上了數字電視。(張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