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氣象部門的人影增雨作業,我們沒水打田的話,就沒有我這110畝雜稻制種的豐收。”9月11日,正在對雜稻種子進行收割的岑鞏縣水尾鎮馬家寨村平沖組許自權高興地說,今年他實施的雜稻制種獲得近10年來的最好收入,預計銷售“金種子”可創收40萬元左右。
一直以來,由于氣候原因,該鎮出現嚴重干旱,造成新場、馬家寨、老寨等5個村1.5萬畝基本農田缺水。為幫助該鎮發展農業產業,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去年,縣氣象部門投入近20萬元,在離水尾鎮10公里左右的天星鄉力元村建成了固定標準人影炮站,積極為水尾、天鄉、羊橋等鄉鎮開展氣象優質服務。
“今年6月上旬,我縣其他鄉鎮實施的雜稻制種都陸續插秧,可是水尾鎮新場、馬家寨、老寨等村的農戶仍沒水打田,雜稻制種的秧苗插不了,真是急死人。”該鎮農推站站長褚清木說,這時是氣象部門抓住3次作業機會,在天星、天馬、客樓等炮站實施了人工消雹增雨作業,為該鎮送來了兩場大雨,讓農戶有水打田,迅速在全鎮實施了1600余畝雜稻制種。
該鎮老寨村下老寨組制種80畝的舒國富說:“剛開始,鎮政府派了幾位雜稻制種技術員前來指導,看到我們沒水打田,搖了搖頭就走了,幸好氣象部門實施人影作業,挽回了我近30萬元的收入。”
據了解,通過開展人影增雨作業,在該鎮100余農戶中實施雜稻制種種植1600余畝,預計“金種子”產量46萬公斤左右,可使種植農戶實現創收近600萬元。(劉詩韜 張能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