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了同濟大學的錄取通知書,18歲的吳俊卻笑不起來。因為和通知書同時到達的,還有學費和生活費通知。而母親殘疾,僅靠668元低保和母親賣點報紙度日的吳俊家,如何承受4年的學費、生活費?吳俊根本就笑不出來。
8月15日,貴州省人口福利基金會的負責同志和貴陽市云巖區人口計生局及云巖區金獅社區服務中心的同志聞訊而來,送上了5000元助學金。在與這些好心人合影的照片里,吳俊終于微笑了,雖然只是淺淺一笑,卻包含了濃濃的謝意。吳俊的媽媽吳太云含著熱淚連聲道謝,她唯一的孩子走向高等學府的第一趟路費和學費終于有了著落,怎能不感激。
1993年,吳太云與大她30多歲的前夫結婚后,生下了兒子吳俊,吳俊6歲時,前夫與她離婚。腰腿殘疾,不能干重活的吳太云從此一個人帶著兒子度日。小吳俊二年級開始就幫著媽媽賣報紙,當年賣報紙平均一天只能掙2塊錢,加上156塊錢的低保金,12年來,母子倆一周能吃上一頓肉已經是很奢侈的事。
金獅社區服務中心的負責同志告訴記者,他們一直關注著這個可憐的孩子,知道他的學習好,在貴陽市各種競賽中多次獲獎,去年10月份還獲得中國物理協會頒發的物理競賽三等獎,全國數學競賽二等獎。聽說他考了603分的高分后,就開始幫他家想辦法。
6月28日,金獅社區服務中心給云巖區人口計生局寫了關于吳俊無錢上學的情況匯報。
吳俊接到同濟大學軟件工程專業的錄取通知書后,云巖區人口計生局及時出主意想辦法,與貴州省人口福利基金會聯系,省人口福利基金會在最快的時間內把助學金就送到了吳俊家。
作者: 楊蔓薇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