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人民大會堂,李克強總理在近3000代表面前,面對海內外眾多媒體,微笑著、深深鞠躬,從容走上了大國新總理的位置,洋溢著一個年富力強成熟政治家的堅毅、睿智,而背后是這位博士總理驕人的業績和豐富實踐作支撐。
用“受命于危難之際”來形容李克強總理面臨的環境毫不為過,經過30多年快速發展,已經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同時也進入了矛盾增多、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如何帶領中國越過這道坎,實現中國夢,歷史的重任責無旁貸的落在總理身上。十八之后的第六天,李克強主持召開改革專題座談會時提出“改革是最大的紅利”。他強調:“當前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改革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干可能不犯錯,但要承擔歷史責任。”
責任,是每一個中國人面臨的重大問題,只有每個人負起責任,中國夢才能在我們手中實現。我們看到李克強總理一路走來的責任擔當給我們樹立了光輝典范。
在中原河南,這個被譽為中國的中心地帶,是中國農業不可替代的大省,河南今天的發展方略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李克強主政河南時代,那時李總理就探索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三化”協同推進、驅動城鄉發展,使不沿海、不沿邊、不沿江的河南省走出一條新路。今天中原經濟區的確立,河南“兩不三新”三化協調發展之路,不正是十八確定的中國要走的“新四化”的發軔和實踐嗎?河南實踐,是中國發展的重要一角,那就是如何解決三農問題和其現代化發展的重要一角。
在再看東北老工業基地,李克強又一次體現出他善于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面對老工業基地轉型和發展,李克強在眾多復雜矛盾面前,大刀闊斧推動解決了數百萬工人的社會保障問題,煥發了工人改革發展的熱情,促進了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邁出了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最艱難的一步。他深知中國工業未來的必須走現代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之路,今天東北沿海一線呈現的生機勃勃,這條北國金邊開始發揮當初東南沿海一樣的改革活力,中國發展進入了又一個新的時代。
十八大之后李克強在江西調研指出,下圍棋都是先占金角、銀邊,但到最后,決戰還在中部。
如何決戰中部?我們看到就是李總理堅定地而又是富有效率,他和習近平一樣,深化改革是他們主政以來最大最亮的開始。李克強在上屆政府副總理期間,主持推進了中國幾大最艱難的改革,他滿懷民生情懷,推動了醫改、保障房建設、稅制改革、推進城鎮化建設、機構改革等等,觸及到中國改革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如今可以說這條改革路徑是越來越寬廣了。
我們看到改革是李克強堅持不懈的執政風格,是改革讓他破解一個又一個發展難題,在改革的進程中人民不斷得到了實惠。十八之后到這次兩會期間,李克強又有兩大手筆為中國未來深化改革做好了鋪墊,那就是國五條的出臺,對深度羈絆中國經濟健康發展房地產將發揮深遠影響,大部制的成功改革和其職能轉變,將為未來李克強總理進一步深化改革做好了充足準備。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中國力量的推動下,實現中國夢的中國經濟升級版一定會在為改革總理李克強的帶領下和實干中早日實現!(肖勇)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