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尾鎮街頭70多歲的吳喜才正在賣竹編制品
“我在鄉鎮趕轉轉場,一個竹編的斗笠現在要賣30元,一個竹編的細篾背篼要賣100多元……一個月下來,我可以賺到5000余塊錢。”70多歲的水尾鎮街頭賣竹編的吳喜才高興的說道。”
竹產業作為岑鞏縣穩步發展的新興產業,正日趨走俏市場。據介紹,該縣有竹園兩處,一處是水尾鎮以竹子造紙的白水寨造紙廠周圍的5000多畝自然生態紙竹園,實現年產值100多萬元;另一處是思陽鎮以馬坡、銅古田兩村作為楠竹產業基地,實現竹業年產值60萬元的楠竹文化產業園,占地4000余畝。
思陽鎮岑豐竹業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生產經營楠竹及竹制品的企業,1998年冬天,公司在思陽鎮銅鼓田村代家坡組投資500萬元,與組上50多戶人家的1400畝荒山合股,發展楠竹產業。如今,200位村民已組成股民,從2009年起,每年能從公司分到紅利70余萬元。
根據思陽鎮中長期楠竹產業規劃,到2015年,將建成2000畝以上楠竹產業園2個,全鎮楠竹林達5000畝,楠竹總蓄積量達到12萬珠以上。按7-8年成林計算,十年間,全鎮竹林蓄積達8萬畝,預計群眾純均年收入可增加1000元以上。(楊元彬)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