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不僅是我國的一種傳統文化,其形成的茶產業也是拉動地方經濟增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的支柱產業。目前,茶產業作為農民增收、財政增長的一個重要來源,極大的推動了丹寨縣農業產業化進程。
當下正是茶葉種植的最佳時節,丹寨縣排調鎮也居村迎來了浙江種茶大戶前來投資茶產業。村民們把自家的荒山地流轉出來種茶,不僅讓荒山資源得到了有效利用,更給村民致富帶來了希望。
“大戶沒來我們也居村開發的時候,我們這里全部是整片的荒山,種的全部是馬尾松、杉樹,周期很長,一般都是20到30年,才能采伐一次。現在,大戶來我們這點開發茶葉,周期短,效益也快。農戶每年在這個茶葉基地上務工,能夠都有三千元左右的收入。”丹寨縣排調鎮也居村村委會主任王定武高興地告訴筆者。
荒山變茶園,企業引領種茶、發展茶產業,種茶技術有了、生態變好了、壞境變美了,收入也跟著提高。前來種茶的村民,每天都有80—90元不等的收入,李德高今天拿到了工錢,他高興地合不攏嘴。對于外商在荒山上擴大種茶面積的想法,村民李德高很是支持。
他說:“引進這個項目來呢,我們農民在家門也有收入,一年四季除草、追肥,樣樣都是我們本村的村民來出工出力,我們來給老板做,都得了收入,我們覺得很劃算。”
丹寨縣對于茶產業招商引資這一塊,給予了充分的政策保障。企業、大戶、社會投資和招商引資建園等符合條件的,政府都會給予相應的政策補助,這對于企業做大做強,立足丹寨有了更堅定的信心。
丹寨縣農業局茶葉中心主任莫凡波告訴筆者:“ 企業進駐丹寨的這一塊,我現在的政策也非常優惠。我們當地政府會為企業提供建廠、用地還有在機械設備上,我們茶產業中心也和農業部門,我們會盡力,在這個農機補貼方面也給一定比例的支持。”
近年來,丹寨縣大力引進茶葉種植、加工等企業入駐進來,扶持茶葉種植,以茶產業為重點,推動農業產業化。2013年丹寨縣茶葉產量3000噸,產值達到3.2億元,目前已經形成茶葉采摘、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在全省實現 “三化”同步的大背景下,走出一條“抓龍頭,建基地,擴農戶,沖市場”的農業發展之路。( 池明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