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瓜皮涼茶
制作:將西瓜外皮綠色的那一層洗凈切碎取汁去渣,加入少量白糖。
功效:祛暑,利尿,解毒
2、紫蘇薄荷涼茶
制作:薄荷葉3克,紫蘇、甘草各6克,加水1000克左右,煮沸5分鐘后,加入白糖攪勻。
功效:提神醒腦,預防流感
3、陳皮茶
制作:將陳皮10克放入茶壺中,加水,煮沸5分鐘左右,放入少量白糖。
功效:常飲此茶,既能解暑又能止咳、化痰、健胃
4、橘子茶
制作:將橘子肉(連皮)和茶葉用開水沖泡,制成橘子茶。
功效:理氣消脹、生津潤喉、清熱止咳
5、桑菊茶
制作:將桑葉、白菊花各10克,甘草3克放入鍋中稍煮,然后去渣葉,加入少量白糖即成。
功效:可散熱清肺潤喉、清肝明目,對風熱感冒也有一定的療效
6、荷葉涼茶
制作:將半張荷葉撕成碎塊,與苡米30克,放入水中,共煮20分鐘左右,去渣取汁,放入少量白糖攪勻,冷卻后飲用。
功效:防暑降溫
7、青梅湯
制作:當季青梅買來后洗凈,一層青梅一層粗鹽地腌制,約一個月后青梅變軟即可沖水喝(腌制隔年的青梅效果更好)。
功效:對咽干、咽痛、聲嘶均有療效(來源于羊城晚報)
人體自帶去火穴位
太沖穴
太沖穴位于大足趾和第二個足趾之間的縫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處。由于它屬于足厥陰肝經,因此按摩此穴對肝火興旺帶來的上火癥狀效果非常好。假如把手放在太沖穴上,稍用力就會感到非常痛,說明肝火比較盛,那更要多按摩這個穴位。
具體做法:在推拿太沖穴前,先用熱水泡腳約10分鐘,然后用大拇指從下向上推揉3分鐘即可。
內庭穴
內庭穴是足陽明胃經的滎穴。滎穴可以說是熱癥、上火的克星。假如有口臭、便秘、咽喉腫痛、牙痛、腹脹、吐酸水等不適時,可以多按內庭穴。
具體做法:內庭穴是在第二足趾和第三足趾之間的縫隙交叉處,天天早晚用大拇指按揉100次即可。
合谷穴
合谷穴最好找了,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虎口。合谷穴屬手陽明大腸經。假如你有牙疼、耳鳴、眼睛紅腫、鼻出血、頭痛、咽喉腫痛、便秘、發熱、口干,或者臉上的青春痘一個接一個不停地往外冒,就可以按合谷穴來消消火。
具體做法:由于這個穴位推拿起來也較便利,因此沒有固定的次數,有空的時候按一按就可以了。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