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以來,庫區水葫蘆、水白菜一遍綠油油的景象,三板溪庫區烏下江水域養殖幾乎都虧,我家養魚也有損失,今年產量只有去年的3/5,魚的個頭比正常年份個頭要小1/3,當然魚的賣價也不高,假如能給養殖戶上保險,保險公司能賠一點的話,明年我還會繼續養,至少不擔心本錢虧光。”這是錦屏縣固本鄉培亮村縣十六屆人大代表范修敏盼望著水產養殖能上養殖保險的樸實語言,也是年初縣第十六屆二次會議上他提的意見和建議。
12月10日,在固本鄉人大主席龍運華的陪同下,縣人大副主任吳厚棋、縣選任聯絡工委主任楊再康深入固本鄉培亮村對水產養殖納入財產保險開展調研。在調研中,認真聽取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了解意見和建議政府的答復和落實情況,并強調“水產養殖成本高、風險大,若把漁業養殖納入財產保險,則農民可以放心養殖,大膽創業,切實增加農民收入。”
培亮村庫區水資源豐富,水域面積約4000多畝,2013年全村共有養殖戶37戶,養殖網箱1000口,高架網箱100余口,按正常年景計算,37戶水產養殖年產值可達220萬。但由于今年水葫蘆和水白菜的影響,造成養殖戶重大損失,按目前情況算,每箱損失1200元,則共損失130萬元。假如水產養殖能納入財產保險,則能挽回一定的經濟損失,并不斷提高養殖的積極性。
“漁業是高風險行業,經驗表明,如果沒有納入財產保險和政府較好的政策支撐,漁業根本發展不起來”。 該鄉人大主席龍運華說“希望上級有關部門深入庫區養殖戶認真開展調研,創造條件,參照種植業、畜牧業的做法,盡快將水產養殖納入財產保險范圍,滿足漁業發展的新需求。”(龍運華、歐益尚)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