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買香燭的老人

顧客正在選紙花

前來買花的客人正在問價
清明將至,有關殯葬、祭掃的話題逐漸升溫。近日,有網友發帖稱,宜昌市某公墓迎來清明節前首個掃墓高峰。而掃墓者焚燒給逝者的祭祀品五花八門,不僅有“iPad”、“iPhone”,還有“冥府筆記本電腦”、保健食品、冬蟲夏草、燕窩、西洋參等吃穿住用行的東西樣樣俱全。
那么在凱里的市場上是否有這些“奢侈品”出現呢?
4月3日,記者走訪了凱里部分賣祭祀用品的店鋪,在小十字一商場記者看到,幾家攤位上擺放的都是傳統的一些祭祀用品如紙錢、香燭、花圈等物品,并無看到“iPad”、“iPhone”等高檔貨。
一家店鋪的老板告訴記者,來這里買香燭、紙錢等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所以這里賣的都是傳統的祭祀用品。不過別墅、汽車這些東西也是有的,但是并不在清明節賣,而是在“七月半”才會拿出來。
隨著人們對清明節環保祭祖的重視,花店的生意又如何?
記者隨后來到花店比較集中的州醫院后門。在這些花店門前記者看到,各家店鋪都已經將黃色和白色的菊花擺滿店門口。來選花的人相比選擇香燭、紙錢的消費者也不少。
在一家店,記者看見老板正在為顧客包裝菊花。該老板告訴記者,清明節的顧客一般都是來購買素色的菊花、百合等鮮花的,一般都是單數,適當加些配花和包裝。“生意還過得去,估計明天會好一些。”
“這幾天菊花漲價了嗎?”記者向該老板詢問到。“漲了,平時2塊到2塊5,現在3到3塊5。”“那是什么原因呢?”“這兩天下雨,而且下得比較大,沒花棚的花都被雨打掉了!能出來的都是花棚里的花,花少了一些,在加上這兩天清明節嘛,所以花就漲價了!”
清明節即將到來,市民選擇通過各種方式掃墓、祭拜,與往年相比,傳統寄托哀思的燒紙、花圈、元寶等紙類祭奠品銷售量明顯下降,現在市民多注重環保,購買鮮花祭奠,既環保又悅目。而且記者還發現選擇以香燭、紙錢等傳統方式祭祀先人的主要以重視傳統的老年人為主,而選擇鮮花的主要以祭拜方式更加環保的中青年為主。(劉承宇)
上一篇 :紅綠燈逼我們既當“劉翔” 又當“段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