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至2012年,寧波市與貴州省雷山縣開展對口幫扶和交流協作16年以來,共援助雷山縣對口幫扶資金及物資折款共計3079.372萬元,其中:現金2698.887萬元,物資折款380.485萬元。實施扶貧及產業項目147個,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996年的707.33元上升到2012年4560元,增加了3852.67元,使雷山縣在基礎設施建設、教育、衛生、勞務輸出、干部培訓、經濟協作等方面得到了顯著的成效,為該縣新階段扶貧攻堅計劃和社會經濟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自1996年以來,雷山縣利用寧波市捐贈的幫扶資金628萬元,新建、擴建32所中、小學校教學樓,建筑面積33424.19平方米,解決了12000余名師生長期以來教室狹窄的教學環境,基本滿足了學校建設發展的需要,特別是雷山民族中學搬遷工程的完成,為雷山縣轉型建制高級中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西江鎮西江村、干榮村,丹江鎮陶堯村、大固魯村、貓貓河村、烏東村,大塘鄉掌坳村,郎德鎮上、下郎德村、方祥鄉格頭村、達地鄉達勒村等旅游重點鄉村建成民族風雨橋15座,民族特色寨門7座,民族休閑長廊3座,民族特色涼亭一座,建蘆笙場3200平方米,停車場2900平方米;建成對口幫扶楊梅、黃花梨、葡萄、毛竹等林果基地6457畝;扶持雷山縣茶葉、核桃、獼猴桃、天麻、蔬菜等產業基地1000余畝,大幅度提升了全縣種殖業的經濟價值,從而提高了農戶的收入;資助40余所學校9000多名貧困兒童入學;在9個鄉鎮的20個村建成20所農村衛生院2400平方米,解決4000余戶22000人口就醫問題;為了幫助雷山縣盡快提高人員素質,寧波市采取免費培訓、安排雷山縣干部掛職鍛煉等辦法,為雷山培訓了近100名基層干部。
實施扶貧及產業項目147個,內容涉及教育、農業、衛生、商貿、旅游等多個方面,項目的實施既增強了雷山縣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也為該縣農民工創業提供了新的機遇。(趙仕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