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進基層文化繁榮發展中,雷山縣以創建“文化旅游大縣”為依托,創新載體,積極推進縣、鄉、村三級“基層文化群體”陣地建設,充分發揮縣文化館、圖書館和鄉鎮文化站、村文化室的作用,使之變為群眾的真正“營養館”。
據了解,該縣把建設和完善縣、鄉、村三級文化館作為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主陣地,爭取到160多萬元資金扶持,改造和完善縣級文化館圖書館建設,并完成9個鄉鎮文化站建設和配套設施、151個村級農家書屋、151個村級文化資源共享工程、27個村級農民體育健身工程、1個縣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等。讓群眾在舒適的“家園”里開展資料閱讀、科技學習、科普培訓、體育競技等活動,進一步提高農民群眾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讓縣、鄉、村三級文化館變成“營養館”。
同時,還加強了培訓力度,把培養基層文化專干隊伍作為推動文化繁榮發展的主要推手,近期開展了5期200人次面向基層、面向一線工作人員業務知識培訓,還把有條件的村寨和學校組建了10個文化協會和15個民間表演隊伍。積極開展民間藝人“4個100”培育工程,在西江、丹江、達地等鄉鎮開展200名刺繡師技能培訓,積極申報國家、省、州級蘆笙、刺繡、銀飾等民族民間文化傳承人37名。
為能保障長效機制,該縣還把制度建設作為確保基層文化正常運行的主要保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考核評價體系。以滿足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依托實際、立足長遠,充分發揮基層文化凝聚正能量,發揮“營養館”的營養作用,為實現同步奔小康提供良好的“營養”平臺。(李忠澤)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