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雷山縣教育局、團縣委、縣婦聯、縣郵政局聯合發出《關于開展“關注留守兒童”2013年青少年書信文化活動的通知》,號召全縣中小學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期間組織留守兒童向父母發送書信的文化活動。
為確保活動順利開展,該縣成立了縣教育局長為組長的書信文化活動領導小組,要求各校明確一名同志負責此項工作。活動內容是學校指導留守兒童向在外經商、務工、工作的父母家長寫書信,向父母匯報學習、生活、思想情況,叮囑父母注意安全,祝福父母健康平安,向父母表達思念之情、感恩之念和勵志之志,讓一封封鴻雁架起父母兒女聯通親情、穩固親情、加深親情的彩橋,使留守兒童在親情、友情、恩情的和煦陽光哺育下身心健康成長,漫步人生正道。
縣教育局長劉俊說,當前,農村越來越多的家庭夫妻走上了外出打工、經商的行列,而孩子只能留守在家,由老人或親戚代養,這部分留守兒童便成了特殊群體。家庭的不圓、親情的缺失,勢必影響他們的每一步成長,只有創造良好環境,才會讓他們在健康和諧的環境中茁壯成長,這需要政府、學校、社會、家庭共同關注。而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最大,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成為了孩子的渴望,多與父母溝通有利于兒童成長。
雷山縣教育局青少年活動中心主任梁賢儒說,雖然今天是電子郵件和電話的時代,但用寫信的方式來表達思想,比言語或電話更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心聲,而且信件可以長久地保留,不斷重溫,可以讓父母和孩子永久留下珍貴的紀念,讓孩子能感覺到父母無所不在的關心。
12月23日上午,筆者看到雷山民族中學各班主任正在統計留守學生名單向縣教育局上報。據悉,各校留守兒童數量及名單于12月24日前上報縣教育局,縣教育局于12月25日上報縣郵政局,由縣郵政局統一印制專用信封交由學校發放給留守學生,學校組織留守學生寫信寄給外出打工的父母(學校、學生均不承擔任何費用)。(余國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