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養魚人張統軍給魚用了鄭州愛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魚藥”后,近7萬斤大魚死光,賣藥人王某找不著了,藥廠說從未生產過魚藥,公司也沒有王某這個人,張統軍應該是買到了假冒產品了。但在該公司網站上,卻有多款其生產的適用于水產養殖的藥物的介紹。
養魚農民使用鄭州產魚藥致7萬斤魚死光
張統軍是洛陽嵩縣農民,4年前,他開始在陸渾水庫養魚,期間鄭州中牟縣一個叫王某的人找到他推銷魚飼料,自此兩人認識。張統軍說,王某不光賣飼料,還賣“魚藥”。
今年3月初,張統軍發現養了3年多的魚得了水霉病后就給王某打電話求助。3月13日,王某帶著一箱“鄭州愛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魚藥”來到嵩縣。
“當天下午就開始‘喂’了。”張統軍說,王某回去后,又發了兩箱“魚藥”,他給魚“喂”了三四天后,六七斤重的大魚開始“蹦跳的厲害”,之后就陸續出現死魚。他給王某打電話,王某剛開始承諾去現場查看,但一直沒有去,后來再打,王某徹底不接電話了。
張統軍說,如今死掉的魚快7萬斤了,王某卻聯系不上,他辛辛苦苦養了3年的魚就這樣沒了,欠人家六七十噸飼料款也沒法還上了。
賣藥人失蹤藥廠不認賬
4月2日,按照張統軍提供的電話,大河網記者聯系到了王某,一聽要采訪張統軍的事兒,王某一句“沒時間”后掛了電話。
鄭州愛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接受采訪時說,他們公司從未生產過用于魚類養殖的產品,公司里沒有王某這名員工,經銷商名單里也沒這個人,他們前段時間也發現市場上有假冒產品,王統軍應該是買到假冒產品了,建議他向相關部門舉報。但大河網記者發現,在鄭州愛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網站“產品展示”欄內,有多款該公司生產的適用于水產養殖類的的藥物的介紹。
律師:漁農可向王某和鄭州愛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索賠
天之權律師事務所鄭州分所律師張少春說,根據《產品質量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確因產品質量問題,造成消費者人身、財產損失的,消費者可向產品經銷商和生產商索賠。
張少春說,具體到張統軍這件事兒上,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取證、鑒定等工作,以確定死魚事件,確因魚藥的質量問題導致,那么就可向王某和鄭州愛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索賠。(記者 尚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