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男子稱患無精癥不認私生女 鑒定后說“我服”
同居女友產女后,已婚的張先生(化名)懷疑孩子非親生拒付撫養費,并對一審期間的親子鑒定結論提出質疑。近日,市二中院讓張先生現場參與親子鑒定過程,他心服口服。昨天,法院介紹,這是該院首次嘗試組織雙方當事人現場參與親子鑒定實驗過程,目的就是使當事人打消疑慮,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此案原告是2011年出生的小妮(化名)。她的母親說,其與張先生于2010年認識,后建立感情在一起同居,2011年生育女兒小妮。后因發現張先生已婚,她提出分手,并要求張先生承擔女兒的撫養費,但張先生拒不給付。小妮隨后由母親代理將張先生訴至法院,要求其一次性給付小妮18周歲前的撫養費共計180余萬元。
一審期間,張先生辯稱,他和小妮之母沒有同居關系,更不可能有小妮,不同意給錢。
因張先生對與小妮是否存在親子關系提出質疑,一審法院委托鑒定機構進行了親子鑒定,結果確認張先生與小妮存在親子關系。但張先生堅持稱自己身患無精癥多年,根本不具備生育能力,對鑒定結論不服。一審敗訴后,他上訴至二中院,并要求重新進行親子鑒定。
由于擔心對方在鑒定中偷換血樣,張先生提出必須親自見證鑒定的過程。小妮的母親也提出要親自見證鑒定過程。
由于雙方當事人對一審鑒定結論極不信任,進而質疑法院裁判,為了消除雙方對于鑒定過程和結論的懷疑,市二中院決定再次啟動鑒定程序,并組織雙方當事人現場觀察親子鑒定過程。
在法官帶領下,張先生和小妮母女前往鑒定機構,歷經12小時,全程見證了DNA提取、擴增、分型、比對、統計分析等各個環節,并當場拿到DNA分型圖譜和基本鑒定意見。經過科學實驗,再次證明小妮是張先生的親生女兒。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沒想到法院判案能這么透明、公開,我服!而且老天還給我送來了這么漂亮的一個女兒,撫養費我一定給!”從親子鑒定機構出來時,張先生對法官說出這句話。
目前,此案仍在進一步審理中。(裴曉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