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人物:詹燕
帶著綠色的夢想出發,常年奔波在苗嶺侗鄉;帶著綠色的夢想出發,到一個個偏僻的深山小站植樹造林;帶著綠色的夢想出發,在全段605.54公里線路上沐雨櫛風護林去;帶著綠色的夢想出發,致力于滬昆線東段綠色夢想成真。綠色讓她更美麗,綠色讓她成為天使,她,就是詹燕。
知道凱里工務段的人不少,熟悉詹燕的人不多。她來自大山,來自偏僻邊遠的深山小站。
詹燕今年39歲,是凱里工務段林務工區工長,也是該段68個班組長中唯一的女工長。多年來,為了全段605.54公里線路綠化工作,她帶著綠色的夢想,長年奔忙在苗嶺侗鄉一個個深山小站,為打造綠色通道做出了一件件令全段干部職工矚目的事來。
1996年7月,詹燕畢業于貴州廣播電視大學,在干了4年養路工后,正式成為了一名林務工。從林務工到工長,詹燕一步一個腳印,工作中或閑暇時鉆頭覓縫學習林務知識,不懂就虛心請教,并做好筆記。白天,在實踐中學習,晚上,認認真真做好筆記。有時,為了弄懂一個問題,她連飯都顧不上吃,手放在鍵盤上,在指縫中尋找相關綠化專業知識。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業務技術逐漸得到提高,并成為林務方面的行家里手。多年來,詹燕在實現綠色夢想的同時,用天使般的微笑面對工區那些比較特殊的工友,沒有少操心,也沒有少流汗,認認真真做好知心暖心“小園長”。 她所在的工區,職工大多老弱病殘,經常鬧病,有時候半夜發起病來,家屬六神無主,只好打電話找她。為了工友,就是再晚,詹燕也要親自到場,及時安排病人去醫院、寬慰家屬。為了照顧好這群比較特殊的人群,每天上班,她都要千叮囑萬囑咐注意勞動人身安全,并隨時盯控到位。下班后,再帶著他們集體返回,一個個送回家,就像職工的保姆一樣。為此事,熟悉詹燕的人戲稱她是幼兒園的園長。詹燕的工作表現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肯定,2007年3月,她被評為成都鐵路局“三八紅旗手”。
人們常說:閃光的東西不一定是金子,不閃光的東西不一定不是寶貝,只要你細心去琢磨,不閃光的東西也會變成金子。詹燕為了她心中神圣的綠色夢,精神可嘉,令人敬佩。
詹燕獲得的榮譽證書和獎章
2007年底,凱里工務段掀起植樹高潮,詹燕負責成都鐵路局和廣鐵集團公司交界處K1649+49至K1650+300上下行的綠化。為了打造綠化精品工程,她每天在離家20公里的工地上來回的奔忙,直到對現場了如指掌,開始設計和采購苗木。怎樣才能采購到價格合適質量又好的苗木,為此事,詹燕不停的奔波在各個苗圃場進行比較,每天回到家天已經很晚很晚了。盡管如此,她還要忙上好一陣子,落實第二天的工作安排。每天,她帶著幾十名植樹人員上工地,風雨無阻抓緊鐵路線路兩側的綠化美化,近3個月下來,走壞了好幾雙鞋?墒牵倏嘣倮郏矝]有半句怨言。詹燕憑著扎扎實實地工作,完成了綠化夢想?粗约贺撠熤蚕碌臉涿缱聣殉砷L,成活率達到了98%,詹燕臉上終于展開了笑顏。因為她的執著和努力,圓滿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2008年度,她榮獲了“全國綠化獎章”,是鐵道系統6個獲此殊榮者之一。
2007年下半年,成都鐵路局開展打造鐵路綠色通道,為黨旗添風采黨員義務植樹活動,詹燕是凱里工務段和貴陽車務段的技術指導和質量監督員。為了保證樹木的成活率,她幾次到貴陽進行實地調查,講解施工過程中應該注意到各個環節,兩個單位包點距離遠,有時一呆就是幾天。詹燕常說:“苦點累點沒有關系,只要做的事情有意義就滿足了。”在兢兢業業,全力打造綠色精品工程中,詹燕始終注重自身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刻苦鉆研專業知識,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
多年的林務工作中,詹燕時時刻刻積極謀劃林務工區未來的發展,她深知工區的現狀,但是,永不言退是這位土家族女工長永恒的追求,她對未來充滿信心。她的夢想就是窮自己畢生之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鐵路綠化工作中。最近,凱里工務段部署了2013年綠化工作,倡導全段干部職工每人包栽包活一棵樹苗,詹燕作為綠化主要負責人,積極開始了先期準備工作。她說:“為綠化美化線路傾心盡力,在綠色通道建設中實現綠色夢想,自己責無旁貸,義不容辭。”(葉志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