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在民族教育第一線35年如一日
——記雷洞瑤族水族鄉鄉村民族教育的堅守者張宏源
●楊理顯
在張宏源老師離開廈頭村之前,村里將最好的一塊地分給他,準備給他蓋房子,這在對地無三尺平的貴州大山來說,土地是比生命還重要的財富。雖然現在張宏源已經離開了廈頭村,但是當年分給他的土地依然還在,沒有任何人侵占一寸。
“他30多年扎根瑤鄉水寨,培養出數以百計的地方人才,足跡遍布鄉內高山谷底、村頭寨尾。現在我明白了張老師在這片土地上德高望重的原因,也懂得了我應該向他學習勤勞肯干、默默奉獻的精神和態度。”黎平縣雷洞瑤族水族鄉中心校校長龍澤華這樣評價張宏源老師。
本周人物 張宏源
張宏源,侗族,1957年生于貴州天柱縣石洞鎮,1979年高考失利后,經朋友介紹到離家330多公里的黎平縣雷洞鄉廈頭村當民辦教師,沒想到,這一干就是30多年。
出到廈頭,就決心堅守
邊學邊考是張宏源來廈頭執教時的最初想法,所以來的時候,他僅僅扛了一卷鋪蓋。
當時已經停課兩個多月的學生聽說有新老師來了,便一大早就在學校里等候,當張宏源在村干的帶領下走進廈頭教學點時,學生們一窩蜂地簇擁上來。
“老師,我們今天能上課嗎?”這是張宏源在廈頭村聽到的第一句話。
當時,張宏源連行李都還來不及放下。但看到孩子們破爛不堪的衣服,期盼而又哀怨的眼神,張宏源的眼淚直在眼圈打轉。因為,跟他們一樣,張宏源也是個希望能學到遠航的本事,成為一個用知識改變命運的人。從這一刻起,他就下定了決心,扎根于此,為孩子們托起遠航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