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美叫呵護
每逢刮風下雨、下雪等惡劣天氣,在孩子們上學放學的路上就多了金丹的身影。孩子們生病了,她把孩子送到村衛生室,為他們掏醫藥費;孩子們生日了,給他們買一瓶哇哈哈等小禮物;孩子們上學了,又給學前班的孩子們買玩具。每年開學,她都要從自己微薄的工資中掏出幾百元給最貧困的孩子買筆和作業本;她還在網上購買了水寫字帖給孩子們練習書法。每逢周末,金丹都會去家訪,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為孩子們爭取讀書的機會;她還自費買來電腦,耐心地教村民和孩子們學習網絡知識……村民們都說:“金丹不僅僅是孩子們的老師,也是我們的老師!”每當此時,金丹老師總是深情地說:“村里孩子大都是留守兒童,他們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遇到心理問題得不到正常疏導,極大地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不僅要當好他們的老師,還要當好他們的媽媽,讓他們感受母愛般的溫暖,陪伴他們度過一個美好的童年,健康快樂地成長。”當孩子們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金丹也會很開心地笑,她的笑容就像冬日的暖陽,溫暖著大山里的每一個孩子。
有一種責任叫堅守
安浪村教學點有40多個孩子,兩個年級,金丹是這里唯一的老師,一個人同時教兩個班的所有課程,她一直采用在一個班直接教學的時候,給另一個班的孩子布置作業這種輪流交替的復式教學模式。每天晚上夜深人靜,村民和孩子們都進入了夢鄉,可金丹老師的窗前燈光依然明亮,她還在精心備課,批改作業。每個周末,她都要加班刻印試卷,定期測試孩子們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對于基礎較差的孩子,她都要安排課余時間給他們補課。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在每年全鎮的期末統考中,金丹老師所教的班級成績都名列前茅,還4次獲得了全縣教學質量獎。
可愛的學生們
在注重教學質量提高的同時,金老師更加注重孩子們的德育教育。陽光明媚的日子,她組織孩子們來到山上、溪邊開展戶外活動,教孩子們認識花草樹木等,培養孩子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操。同時,她還經常引用生活中發生的事情教孩子們做人處世的道理。通過金老師潛移默化的教育,孩子們在一天天健康成長。
2010年5月,縣教育局安排金丹老師到片區元田小學做宿管員,給村教學點聘請了位代課老師。新來的老師忍受不了村里的艱苦條件,一個學期就走了,學校停了課。金丹看著村里五六歲的孩子每天起早摸黑,兜著午飯,背著沉重的書包到十幾里外的元田小學讀書,她的心在痛。她放棄了優越舒適的工作,又回到安浪村繼續教孩子們。從此,孩子們上學的路不再遙遠。孩子們笑了,金丹老師也笑了,一如山里的迎春花,開得那般爛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