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成效明顯
從江依托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大歌”和岜沙樹葬文化品牌,著力打造以小黃為核心的侗文化產業園區和以岜沙為核心的生命文化產業園區,加大旅游市場宣傳推介,加快推進從江民族文化旅游融入“桂林國際旅游經濟圈”。
先后組織侗族大歌節目參加深圳文博會、第四屆海峽論壇開幕式演出。認真組織參加“多彩貴州”舞蹈大賽,舞蹈《我長大啦》獲全州民族民間舞第一名,《岜沙成人禮》獲得民族民間舞銅鼓獎。小黃侗族大歌兒童合唱隊參加2012全國少兒歌曲大獎賽榮獲全國銀獎。啟動《養心圣地 神秘從江》大型非遺歌舞的國內外巡演活動,先后到美國演出10場、法國演出40場,在國內武漢、重慶、廣州等地各演3場,讓從江原生文化走出國門,達到很好宣傳效果。
成功舉辦了“第九屆原生態侗族大歌節”。首次采用市場運作模式,在突出原生民族文化的基礎上,邀請明星加盟,使本屆大歌節成為影響力最大、看點最多、商業氛圍最濃的一屆大歌節。并通過“文化搭臺、經貿唱戲”方式,成功簽約項目12個,簽約資金32.6億元。
據統計,2012年1至11月,全縣共接待國內外游客231.32萬人次,同比增長229.71%,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9.54億元,同比增長524.40%。
農業農村工作穩步推進
2012年,從江深入開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繼續整合上級投入的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和縣級投入的扶持資金,加大對核桃、楠竹、油茶、獼猴桃、藍莓、蔬菜、中藥材和畜牧業等重點產業規模種植或規模養殖的扶持力度。大力抓好以水、電、路等為重點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切實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業抗風險能力,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農業增效顯著,農民增收渠道逐步拓寬。
預計全年完成農業總產值14.8億元,同比增長14.91%。其中畜牧業產值(現價)完成3.8億元,同比增長15.8 %。全年糧食總產量預計達12.5 萬噸,比去年8.1萬噸增長54.3 %。預計肉類總產量達到 1.6萬噸,同比增長30 %,禽蛋產量達到676噸,同比18.6 %。繼續加大香豬產業發展力度,全縣香豬種豬存欄2.53萬頭,出欄20.06萬頭,飼養農戶2.02萬戶,香豬總產值達1.361億元,香豬養殖戶均增收4600元以上,人均增收1037元以上。
黨的建設碩果累累
2012年,從江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這條主線,突出抓好黨員干部隊伍建設為抓手,為加速發展、增比進位提供組織保障。
順利完成了縣鄉換屆工作。縣鄉換屆以來共提拔縣級干部10人,其中正縣2人;提拔科級干部276人,其中正科66人,副科210人。一大批年富力強、作風優良、能力突出、群眾公認的優秀干部走上領導崗位。
加大基層黨建經費投入?h財政安排402.35萬元的村級運轉經費,保證每個行政村(居)、社區每年有1萬元的運轉經費。投入財政資金100萬元改擴建和新建33個村級活動室,化解“無室議事”難題。
扎實開展“幫聯駐”工作。全縣共選派378名機關干部駐村(其中省7名、州41名),覆蓋率達到100%,駐村干部深入農村,服務群眾,解決生產生活問題1469個,協調落實幫扶資金1570萬元,真正做到在基層轉作風、辦實事,解民憂、促發展。
加強黨管武裝工作。把弘揚雙擁傳統,構筑精神高地,爭創“全國雙擁模范縣”四連冠作為全縣黨員干部的一場考驗,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精神動力,連續7次被命名為“全省雙擁模范縣”,連續4次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范縣”,縣人武部先進事跡先后得到時任貴州省委書記、現任中央辦公廳主任栗戰書,省委書記、省長趙克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喻紅秋等領導批示,在全縣、全州、全省掀起學習“從江人武部精神”熱潮,并擬報作為“全國先進典型”進行宣傳推廣。
2012年組織工作滿意度民意調查總體評價排名全省第六,比去年上升了53位。從江縣大塘村衛生室李春燕被表彰為“全國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
回顧過去,成績喜人;展望未來,激情滿懷。從江將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根本,突出生態文明建設,依托交通區位優勢,瞄準粵、港、澳“四小時經濟圈”,著力打造貴州乃至西南地區與沿海城市之間人流、物流和商貿集散的重要樞紐,著力構建承接珠三角資源加工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新基地。(從江縣貫洞鎮人民政府 吳德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