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2012年多彩貴州旅游商品兩賽一會頒獎大會在貴陽舉行,岑鞏縣楊長林硯雕作品《青出于藍》榮獲該活動“牛頭牌杯”能工巧匠選拔大賽特等獎。
楊長林從事思州硯雕藝術16年,代表作有《豐收》、《守望》和《年年有余》等2000余件硯雕作品。他的作品題材廣泛,有龍鳳、山水、人物、花鳥、蟲魚等,其藝術特點在于設計理念的新穎,突破傳統思維,跳出傳統題材,尤其以刀法的細膩,刻畫出栩栩如生的畫面,蘊含生活的理趣見長。
早期作品以傳統題材為主,有雙龍戲珠、雙鳳朝陽、雙龍搶寶、龍鳳呈祥、犀牛望月、喜鵲含梅等上百種圖案;近幾年來,楊長林大膽創新,將生活作為藝術創作的源泉。2011年硯雕作品《豐收》,根據硯石含有黃銅礦特點,按照石材呈現的金星分布,合理布局墨塘、竹籃、南瓜、玉米、葡萄等,將田園的豐收景象烘托出來。
《豐收》硯創作出來不久,被黔東南州農科委領導發現,進而贈送給世界著名科學家、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收藏。此硯臺,借用田園豐收景象象征事物及其人生由青澀到成熟的轉化過程。
2012年楊長林又邂逅與《豐收》硯相似的石料,仿制該硯創作出《青出于藍》作品,于今獲得多彩貴州工藝作品大賽特等獎。幾年前,楊長林以一條火眼金星的鯉魚,懷抱一條子魚,注目池塘,創作出《年年有余》的作品,預示人民的生活“年年有余”。這塊作品,少為人見,至今藏在他家中,客商已出價20000余元。
楊長林說“無論客商出價多少,我都不會賣。”其實,這塊思州硯作品代表了楊長林雕刻藝術由傳統表達向現代表達的過渡。如2012年創作的《守望》作品,傳遞出現代人的生活氣息,折射出當下人們生活的價值觀,賣價已達到16000余元。
據統計,楊長林是黔東南地區自參加多彩貴州比賽以來,第7個獲得特等獎殊榮的人,也是岑鞏縣第一個獲得者。目前,岑鞏還有30多人致力于思州硯雕藝術,10余家經營思州硯鋪子一條街。產品遠銷東南亞,諸如日本、新加坡、香港、澳門,以及歐洲。 (楊元彬)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