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最美侗族姑娘——記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覃艷云】
工作中的覃艷云
1月28日,黃平縣人民醫院的侗族姑娘覃艷云在貴陽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她是目前黔東南州首位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
覃艷云是從江縣人。2012年7月16日,黔東南州紅十字會來到黃平縣,對新招募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進行集中血樣采集活動。當時剛參加工作的覃艷云加入了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行列,并進行了血樣采集。沒想到不到半年的時間她就接到通知,她的血樣與外省一名白血病患者的血樣配對成功。更沒想到的是,她是第一個配對成功的黔東南志愿者。
“我是侗族,這次配對成功,各族人民的血液的相通的”,“我是學醫的,我的造血干細胞如果能換救另一個生命,是我非常榮幸的事”,“我捐獻造血干細胞并不是很偉大,治病救人,是我們每個醫務工作者每天的工作,只是這例病較為特殊,需要這種特殊的方法,恰恰選到我,我很榮幸”,覃艷云因為工作的關系,目睹很過多在生死線上掙扎的人和親人的痛苦,也體會過挽救生命的使命感。當她把這個消息告訴父母時,父母也非常支持他,并打算過來陪陪女兒。但是父母在從江農村,家中農活多,抽不開身,而且母親還不會說漢語,出來不方便,只把她的兩個好友請來陪同。
省州縣紅十字領導看望覃艷云
單位領導及同事歡迎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覃艷云
在貴醫附院干細胞采集室,在覃艷云大學時兩個好友及省、州、縣紅十字會領導及工作人員一起見證了采集的過程。采集過程的科學嚴謹,以及覃艷云表現出來的鎮靜樂觀深深感染了所有的人。她的同學王瓊說:“以前我們都不是特別了解,認為捐獻造血干細胞,要通過大型手術才能取得到,心里有些緊張,通過這次對她的配護,有一定的了解,這不象其他人說的那樣是特別恐怖的一件事情”。王瓊還說,作為好朋友,她為覃艷云感到驕傲,也要向她學習。回去后準備到當地紅十字會留個血樣,如果幸運配對成功,自己愿意投身到這種公益事業當中去,挽救患者的生命。
覃艷云的另一個同學王璐則很直接地說:“覃艷云很偉大,是我的偶像,從這幾天對她的配護,她的行動感動了我們……”
州紅十字會晏副會長也為覃艷云而感動。她說:“覃艷云成功的捐獻造血干細胞,這是黔東南造血干細胞志愿者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的第一例,實現了黔東南造血干細胞捐獻零的突破。”據了解,黔東南紅十字會是從2005年開始造血干細胞志愿者招募工作的,到目前為止,全州有2681名志愿者血樣資料送進了中華骨髓庫,供需要移植的患者選擇。晏副會長希望通過覃艷云的成功捐獻,讓更多的社會愛心人士參與到志愿者隊伍中來,發揚紅十字“人道、博愛、奉獻”精神,用愛心去換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黃平縣紅十字會的雷會長從黃平一直陪同覃艷云來到貴陽。他也呼吁更多的人加入造血干細胞捐獻隊伍中來:“通過覃艷云的這一善舉,希望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到造血干細胞隊伍中來,讓更多血液病患者得到更多的關懷”。
1月4日,黃平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朝興在縣紅十字會、縣婦聯、縣文明辦等單位領導陪同下到縣醫院對覃艷云進行慰問,吳部長代表縣委、縣政府對覃艷云事跡予以高度評價:“小覃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令我們感動,小覃用實際行動,對博愛、對奉獻進行了很好的詮釋,全縣仍至全州都應該廣泛推廣和學習”。
目前,我國每年有400多萬血液病患者,僅白血病患者每年就新增4萬余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處于花季的少年,而造血干細胞移植是挽救他們生命的唯一希望。當我們享受多彩生活、感受美好生命的時候,他們忍受病痛、掙扎在死亡線上等待等待著萬分之一甚至是百萬分之一配型成功的生命曙光,捐獻造血干細胞是一項挽救眾人生命、造福社會、充滿愛心的崇高的人道主義善舉。(郭文華 楊靜)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