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凱里市政府發布通告,決定針對城區犬類動物飼養和管理開展一次專項整治大行動,以規范市民的養犬行為,防止狂犬病傳播。記者就此事進行采訪時發現,相當一部分養狗市民并未按規定給自家飼養的狗兒注射狂犬疫苗。
寵物狗數量不明
全城“犬口”普查
凱里市區目前有多少寵物狗?記者先后走訪了凱里市畜牧局、“創衛辦”以及凱里市公安局等,但由于之前未作統計的原因,凱里市區寵物狗數量不明。“在此之前,我們并沒有做過相應的統計工作,政府在2013年之前也沒有出臺過相應的管理措施。”凱里市公安局治安大隊負責動物飼養管理的工作人員說,不過,公安機關和各街道社區正在進行普查統計,預計月底可獲得權威的統計數據。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一些社區有“先見之明”,在管理措施出臺之前就對轄區寵物狗的數量進行了統計,并出臺了相應的管理措施,凱里灣溪街道清水江社區就是其中的典型。
該社區的黨支部書記沈釗榮說,2012年,清水江社區內出現了狗咬人事件1起,養狗擾民的投訴(事件)8起,市民反映強烈。鑒于此,社區便于去年12月前對轄區寵物狗數量進行了普查,普查完畢還制成檔案材料以便進行管理。
“目前,我們社區養狗的居民有165戶,狗兒的數量是178條。”沈書記說,這些寵物狗種類繁多,有哈巴狗、土狗、軍犬以及世界名犬下司狗等。
部分養狗人
不懂動物免疫
清水江社區的沈書記說,養狗帶來麻煩,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狂叫擾民,二是隨地大小便影響街道、社區或坊間的環境衛生。三是咬人。
記者調查發現,相當一部分養狗市民并未帶其寵物狗到動物疾病疫控部門打免疫針。以清水江社區為例,該社區有寵物狗178條,但按規定打免疫針的只占30%多。
據凱里市畜牧部門提供的數據,2007年至2012年,凱里城區接受免疫的狗總計只有約360條。而進入今年以來,接受免疫的寵物狗只有20條左右。“這些數據還不完全,有的養狗居民牽自家喂養的寵物狗到寵物門診(醫院)免疫,這就無法登記了。”凱里市動物疾病疫控中心的工作人員劉銘英說,不過,凱里市對城市飼養動物實行嚴管之后,所有寵物狗必須到動物疾病疫控中心進行免疫,領取合法有效的動物免疫證,不能再到寵物門診(醫院)。
劉銘英告訴記者,幼狗滿雙月要免疫一次,一年至少三次;成年狗一年至少兩次,而免疫一次的花費是21元。
為什么部分市民不將寵物狗接受免疫呢?記者了解到,主要是養狗市民對狗接受免疫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一些人甚至不知動物免疫為何物。
凱里市民田先生家養寵物狗已有三年時間,至今從未進行過免疫處理,田先生直言不諱:“我只知道人被狗咬了要注射狂犬疫苗,還不知道養狗須進行免疫。”
政府整治養犬
市民表示歡迎
2月20日,記者在凱里市“創衛辦”獲悉,凱里市對城區犬類動物飼養開展專項整治行動主要是防止狂犬病傳播,保障群眾人身安全,同時也是為促進文明衛生城市的創建。通告對規范犬類動物飼養提出了諸多要求,其中涉及飼養許可、動物免疫等內容。
通告規定,在凱里市區飼養犬類動物,必須經公安部門審批并發放準養證明后方可飼養;養狗居民定期攜犬類動物到市動物檢疫部門注射獸類用狂犬疫苗(每年至少兩次),掛免疫牌,領取家犬免疫證。通告還規定,不得攜犬乘坐公交車,犬類動物在公共場所或戶外排泄糞便,由帶犬人負責清理。
這份通告還對養犬類動物的各種不法行為的處罰以及如何處理流浪狗等問題作出了具體的規定。通告發出之后,市民表示歡迎。凱里市民吳女士認為,在大街小巷經常有狗兒出沒,有的雖有主人攜帶,但竄來竄去,不聽指揮,隨地大小便不說,還具有安全隱患,像這樣的情況該好好管一管了。
一些養狗居民對政府開展犬類動物飼養專項整治行動也表示歡迎。養狗市民田先生說,政府要求養狗居民定期給狗兒注射狂犬疫苗,這對大家都有好處。(羅茜)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