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筆者從政協黎平縣第九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了解到,該縣政協委員們積極履行參政議政職能,參與地方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其中,新農合成為今年委員提案的一大亮點。
蒙向麗委員建言,隨著新農合的推進和發展,要加強新農合惠民制度的建設,不斷提高新農合管理水平、保障水平和服務水平,真正發揮其醫療保障作用,減輕農民的醫藥費用負擔,緩解農村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狀況,逐步完善便民、利民措施,提高運轉效率,更好地為廣大農民服務
據統計,自該縣新農合參合6余年來,累計籌資38418.42萬元,補償支付35237.35萬元,累計受益2616062人次,其中門診受益2385112人次,住院受益230950人次。
到目前為止,該縣已審核認定了470家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其中包括縣內432個村級衛生室(計生服務站),25個鄉(鎮)衛生院,9個縣級醫療機構和黔東南州醫院、418醫院、懷化二院靖州分院、榕江精神病院等4家縣外醫院。大大減輕了群眾的醫療負擔,群眾滿意度逐步提高。(吳隆智 楊理顯 黃沙)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