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昌英和她的補鞋機
6月30日,是星期天,因為天氣好,鎮遠古城來了很多游客。一位年輕女子游至府城大渡口,便坐在路邊的鞋攤里要擦鞋。女攤主“呵呵”一笑,拿起工具,干起活來。其間,她看到這位女主顧愛說話,好相處,便提出要為她唱山歌。
補鞋的同時,楊昌英還在擦鞋
“云南四川是兩交界,長沙城內萬條街,老年少年都愛這花世界啊,你貴陽游到我鎮遠來。”
這歌聲親切,這歌詞有趣,這名來自貴陽的女游客樂了,路過的游客也停下了腳步。
這位唱山歌的女攤主,她叫楊昌英,在鎮遠古城小有名氣,她愛唱山歌,曾經是“山歌王”,她命運坎坷,但百折不撓,靠補鞋補出了兩位大學生。
對歌
讓對手啞口無言
楊昌英的娘家在京堡鄉秀地村,13歲時就學唱歌,開始跟著唱,唱大家都在唱的歌,后來,她就自己編自己唱,而且能在急用時編出來,真的是出口成“歌”。
據了解,楊昌英并沒有念過書,所以,她的左右鄰居對這位沒有文化的“山歌王”佩服得五體投地。一些不認識她的人,都這樣傳說:這個女的,大字不識,但編出來的歌,硬是有些水平……
有一年,楊昌英只身一人到施秉云臺山參加“三月三”民歌大賽,總計有三千多名歌手參賽,絕大多數是施秉本地人。這些歌手,并沒有把楊昌英放在眼里,比賽還沒開始,她們就“發難”,目的是讓楊昌英她知難而退。楊昌英不服氣,當眾唱了一首,讓對手們啞口無言了。至今,她還記得這首歌是這樣唱的:月亮沒團沒過海,馬腳沒團沒過街,衣袖沒團沒敢甩,我不是行家不敢到你施秉來(團:完整之意)。
事后,楊昌英奪得了本次民歌大賽的冠軍,引起了轟動。
山歌手當起補鞋匠
但楊昌英的命運,就沒有她的歌聲那么好了。她本有三個女兒的,大女兒大學畢業后,因身患白血病,于1997年就先走了。隨后,丈夫又與她離婚,把另外兩個女兒也丟給了她。
離婚后,如何養活女兒,并讓她們繼續上學呢?這事讓楊昌英愁呀!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楊昌英成了補鞋匠。
她的房東是鞋匠,以前,房東收工,楊昌英都去幫忙。有一次,她不小心將一小塊皮子遺漏在地面上,房東讓她拾起來,說:“不要小看了這塊皮,它可補兩個補丁,值兩元錢。”
小皮一塊,竟值兩元,這讓楊昌英很受震動,她果斷拜房東為師,學補鞋技術,一年后,自立門戶,干起了鞋匠的活,后來,又順帶擦鞋。
補鞋
楊昌英是“山歌王”,在多數情況下,她一邊忙活,一邊唱歌,多數顧客很喜歡她這樣的工作狀態。
“她的聲音不錯,唱的歌通俗易懂,有趣、有哲理。”經常到楊昌英鞋攤補鞋的鎮遠市民何先生說。
在顧客的眼里,她是一位具有“特殊才能”的補鞋匠,顧客的這種認識使得楊昌英的生意明顯比別人好。據了解,鎮遠縣多位縣長在任時,均慕名到過她的鞋攤補鞋或擦鞋。
記者采訪,楊昌英眼睛笑咪啦
楊昌英每天7點鐘擺攤,到晚上8點才返回家里,一天下來,收入能有100多元,當然,下雨天,收入就會銳減。在鎮遠古城的同行業中,這樣的收入還不錯。
楊昌英補鞋收益,少部分留給自己做生活費,多數用于供女兒讀書。后來,她的兩個女兒一個考上了海南經濟學院、一個考上了貴陽醫學院,目前均已畢業,分別在天津和東莞工作。
楊昌英補鞋補出兩個大學生的故事,經當地媒體報道后轟動了鎮遠。(楊通球 何昌華 羅茜 攝影報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