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謝駐村工作組的同志多次調解,把我多年來的心病解決了,路修補好了,我的氣也順了。今后,我將和曹良軍家搞好關系,和睦團結,共同奔小康。”2013年的4月26日,岑鞏縣龍田鎮龍馬村廟山組70多歲的曹賢余老人站在自家門前修好的路上,握住同步小康駐村小組成員何樹國的手激動地說。
大家坐在一起盡釋前嫌
修好的斷路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龍田鎮龍馬村廟山組的曹賢余和曹良軍,是屋上坎下的老鄰居,但是多年來的小矛盾積累,兩家積怨甚深,經常到村委會告狀,讓龍馬村村委會頭疼不已。2013年3月份,一場春雨,把曹賢余家門前的約2米長的路坎沖垮,曹賢余認為是曹良軍打除草劑把路坎的雜草除掉,路坎沒有植物保護造成的,曹良軍認為曹賢余是故意找茬,兩家矛盾爭吵升級。
群眾矛盾不解決好,就會影響當前的春耕生產工作。4月2日,龍馬村同步小康駐村小組全體成員與該村村干來到廟山組,開始了第一次調解。曹賢余老人把歷年來的情況全說出來,要求曹良軍把路修補好。由于曹良軍不在家,第一次調解沒有達到效果。
4月20日,駐村小組又來到廟山,把兩名當事人叫在一起進行調解。為了防止兩人當面吵架,駐村小組事先約定,兩名當事人分別發言,把話講清講透,說出自己的要求,發言的時候另一人不能插話。曹賢余和曹良軍發言結束后,駐村小組集思廣益,統一思想,對事情做出合理的解決,認為以前的矛盾主要是由于兩家多年不交流,相互懷疑造成的。當前的當務之急是把路修補好,曹賢余和曹良軍兩家分別出兩根杉木,大家一起幫忙把路修補好。調解后,曹賢余和曹良軍主動握手言歡。
4月26日,駐村小組第三次來到廟山,了解調解后的后續工作。正巧大家正在修補斷路,駐村小組和群眾一起,很快把路修補好。曹良軍看到駐村小組的同志們抬木的抬木,運土的運土,非常感動,說:“想想以前吵架,不過是為了雞毛蒜皮的事,以后我們鄰里之間,一定要有話當面好好說,做到團結互助,相敬相愛。” (姚治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