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條縱橫交錯、干凈整潔的水泥道路,一幢幢白墻黛瓦、錯落有致的房屋,一片片依山而植、芳香濃郁的柚子林,一張張飽含喜悅、洋溢幸福的笑臉……近日,筆者走進岑鞏縣注溪鎮周坪村,所見所聞讓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村落一角
“以前我們村條件不好,討個老婆都不容易,現在有黨支部給我們牽頭做產業,大家的腰包都鼓起來了,遠近的姑娘都還想嫁到我們這里來呢!”說起這村莊前后的變化,村長劉洪國滿臉笑容。
近年來,當地黨委政府圍繞“建立一個支部,促進一個產業,激活一地經濟,富裕一方百姓”的思路,探索出“產業鏈上建立黨小組”的模式,把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與合作社的經濟發展優勢有機融合,先后在周坪村組建了思州柚、雜稻制種、中藥材種植、葡萄產業、特色養殖、蔬菜種植6個產業黨小組,讓“支部+產業”雙發力,使得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農民幸福指數一升再升。
柚子林
村莊“美”只是外表,村民“富”才是內涵。將黨支部建在產業上就是要改善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村民的收入,使他們能夠生活富裕,安居樂業。
為進一步抓好各項產業的發展,打牢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的基礎,充分發揮好黨員在產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村支部對應規定了各產業黨小組工作職責,要求黨員帶頭制定全村各項產業的發展規劃,成立專業合作社,將黨支部、協會、基地、公司、農戶串連起來,把產業做大做強。開展黨員與種植戶的結對幫帶活動,一個黨員聯系5戶以上種植戶,對幫扶戶重點進行種植技術扶持和市場信息、產品銷售等方面提供幫帶服務。據了解,該村的思州柚合作社統一購買苗木、統一技術培訓、統一規劃栽植、統一果園施肥和病蟲害防治、統一產品收購和統一包裝銷售,合作社每年將盈利分配給種植農戶,實現了“產、供、銷”一條龍,較好地促進了農民增收;雜稻制種種子也全部實行訂單生產、合同收購,除銷往華中、華南及西南地區外,還出口越南、緬甸、老撾等東南亞國家……
周坪雜稻制種基地
山綠了,村美了,民富了,人笑了。周坪村通過把支部建在產業鏈上,帶活了產業,也富了群眾。去年,該村實現了人均純收入6268元,黨支部先后被省委、州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命名為“五好”基層黨組織。今年,該村又建成了思州柚基地1600畝、雜稻制種基地650畝、中藥材基地300畝、美國紅提種植基地100畝、稻田養魚200畝。
看到蒸蒸日上的日子,村民劉開軍笑嘻嘻的說:“這日子,越過越有盼頭了!”(尚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