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農民收入,岑鞏縣巧打時間差,利用烤煙和紅薯的生長周期不同進行套種,大力推行煙薯套種技術,進一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通過立體套種讓煙農依靠辛勤勞作和智慧實現增產增收,取得了一次投入兩次收益的良好成效。
岑鞏縣位于貴州省最東端,地處低山丘陵,土質屬于黃土,富含鉀、錳、鈣等營養成分,種植普通的糧食作物產量不是太高,卻是種植煙葉、紅薯的理想土地。近年來,該縣大力發展現代烤煙種植,烤煙業已成為該縣的農業三大支柱產業之一,2013年烤煙種植面積達5.5萬余畝,而全縣的耕地面積僅17.5萬余畝。為讓這根支柱產業的經濟效益得以最大發揮?該縣通過認真深入調研總結,并邀請相關專家深入該縣實地考察后,確立了煙葉、紅薯套種的辦法。利用煙葉、紅薯生長期的不同,二者都是喜光、喜溫、喜鉀作物,通過實行煙薯立體種植,利用煙薯生長特點,充分發揮煙薯營養互補、時空互補、優勢互補、拮抗互補的作用,進一步提高煙葉紅薯產量和品質,實現一次投入兩次收益。這不僅緩解了人多地少、煙薯爭地的矛盾,在土地面積不變的情況下,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煙農效益,又解決了煙葉重茬難題,減輕了病蟲害,同時穩定了煙葉生產,增加了地方財政收入,大大提高了煙農種煙積極性。
為讓廣大煙農從科學套種中取得持續性雙收益,該縣還積極加大宣傳教育力度,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口傳身教、現場培訓等方式,使煙農牢固樹立了要因地制宜選擇適宜模式,要充分利用二者互補性,盡量縮短共生期等先進生產經營理念。煙薯套種技術實現了農業的高產、優質、高效,農民增產、增收,讓該縣農民搭上了科學致富的快班車,為該縣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岑功縣政府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