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村”的新支書在為以后發展想辦法,“后進村”的新支書也在為眼下工作推進動腦子。
在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感召下,岑鞏縣11個鄉鎮129個行政村新任村支部書記們立即走馬上任,帶著全新的歷史使命邁步前進。連日來,記者奔赴岑鞏縣各鄉鎮,對129個新任村支部書記進行采訪。
岑豐村支書楊洪尤:
吃透中央政策,做大做強產業,促進群眾增收致富。
十年前,思陽鎮岑豐村還是一個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如今已成為了岑鞏縣遠近聞名的小康村。
初冬時節,汽車沿著4.5米寬的通村水泥路行駛,撲入眼簾的是郁郁蔥蔥的森林。
“目前,全村擁有黔東南州最大的林下生態雞場,400畝生態茶園和400畝思州水蜜桃……”要想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新的突破,這讓新當選為村支部書記的楊洪尤倍感壓力:“如果在自己手上發展得太慢而被周邊其他后進村趕上的話,那簡直就是愧對了組織和群眾的信賴。”
1993年以來,楊洪尤就一直在岑豐村村委會從事工作,先后擔任過村委委員、村主任等職務,岑豐村的變化和發展他一直參與其中,這次當選村支部書記也是眾望所歸。
“全會公報字字珠璣,全面深化改革的口號如平地驚雷。”談到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楊洪尤滿懷信心地說:“將不斷加強學習,特別是在土地承包、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等涉及農民切身利益方面一定要吃透中央政策,積極引導群眾通過合理土地流轉來做大做強產業,促進群眾增收致富。”
雙龍村支書楊秀和:
嚴格依法依規處理家族事務,通過發展產業實現“小康夢”。
思旸鎮雙龍村地處岑鞏經濟開發區和思州古城中間地段,區位優勢變得越來越明顯,然因交通等因素限制,多年來一直是該縣發展較為滯后的村寨之一。
“清官能斷家務事。”雙龍村2200余人幾乎全部姓楊,是一支傳承而下的家族。第九屆支部換屆工作剛剛結束,新當選村支部書記楊秀和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將嚴格按照黨和國家的政策法律來處理家族事務。”
楊秀和是雙龍村上屆村委會主任。楊秀和坦言:“一家人講‘人情’,政策、法律很多時候都被群眾淡忘。”
楊秀和說,老一輩喜歡憑口立據,隨著時間久遠變得模糊不清,留下許多歷史遺留問題,譬如遇到分山分土等問題,沒有可循的法律依據。特別是當人口漸漸增多,土地變得越來越緊張后,原先問都沒人問的荒山野地通過開發后,很容易變成群眾糾紛的多發地。
“雙龍村水源好、溶洞多,區位優勢明顯,非常適合休閑旅游產業……”楊秀和說,三中全會對農村土地流轉指明了方向,下來后將加強學習,進一步改善全村水、電、路等基礎實施,大力實施雜稻制種、甜棗種植,積極引導村民通過發展休閑旅游產業增收致富,力爭2016年,確保2018年全面實現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