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
“辛辛苦苦幾十年,不如單位一套房”。不少在城市打拼的人,用勤勞的雙手創造著財富,卻在無形中輸給了靠“財富致富”的人。目前,我國城鄉之間、地區之間和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較大,一些行業薪酬明顯高于全社會平均工資水平。人們盼望革除不合理因素帶來的收入鴻溝,讓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大小得到公平合理的回報,緩解收入分配矛盾。(5月31日人民日報)
關于行業收入差距的問題早已是個老話題了,各種關于貧富差距的經濟指標也是層出不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指標便是有貧富差距風向標之稱的“基尼系數”。然而近幾年對于“基尼系數”到底是多少,一直是眾說紛紜。比較有代表性的數據是去年12月西南財經大學公布的一份中國家庭金融調查,顯示2010年中國家庭基尼系數為0.61。隨后不久官方公布了數據,十年間基尼系數在0.474到0.491之間浮動,與民間研究的數據差距較大。暫且不討論兩者之間哪個更具有真實性,更具有說服力,但有一點是必須要正視的,即便是按照官方數值,這十年間基尼系數的最低值為去年的0.474,這不僅高于0.44的全球平均水平,也已超過0.4的國際警戒線。
在充分自由競爭以及法制化的成熟市場經濟中,行業之間存在適當的收入差距也是被允許的。但是,目前來說中國的收入差距并非是由個人能力的強弱決定的,而是由壟斷的特權以及占有資源的多寡決定的,所以說壟斷企業的薪酬普遍高于民企,所以才有“辛苦工作不如單位分房”。
如此大的鴻溝令人不安,更突顯了我國收入分配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現在的問題是,從哪里找準切入口點進行改革。遏制不合理貧富差距,避免收入差距繼續擴大,早已是共識。然而,從近幾年的改革成效來說并不明顯,有些行業的領域差距非但沒有縮小,反而呈現了不斷拉大的趨勢。
顯然,收入分配改革的重點要敢于“打老虎”,對行政壟斷型行業和企業應該出臺剛性措施,要大幅降低由于壟斷和權力帶來的收入分配差距。除此之外,更深層次要解決的病灶便是打破行業的壁壘以及壟斷,讓利潤可觀的行業能夠真正向社會資本和人才開放,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競爭格局。
及時正視收入差距的,不僅是社會公正的客觀現實要求,也是拉動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引擎。(劉景)
上一篇 :向未婚媽媽罰款是凌弱
下一篇 :沒必要處罰“電死外星人”發帖者


- 1.貴州省上月經濟運行情況 PPI自20
- 2.長江日報:給依法討薪創造條件
- 3.全州電子商務現場觀摩暨總結會召開
- 4.莫讓彩禮成為婚姻的負累
- 5.《爸爸去哪兒》給父親重新定位
- 6.航班延誤服務不能滯后
- 7.延遲領取養老金不合理
- 8.公權失范才是對法治最大的傷害
維權參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