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鏗鏘有聲
王子威
●戴著口罩的審判、到被告人家中進行庭審等做法把人本理念貫穿到審判的每個細節,讓庭審的參與者以及作為旁觀者的所有市民都嗅到了執法機關所散發出的溫度。
●“溫情庭審”體現出刑事司法超越了打擊犯罪的純粹工具價值,被告人和被害人的訴訟主體地位得到強化,其享有的公民基本權利得以尊重和保障。
●如何讓“溫情執法”不僅是庭審、不止于孤案、不淪為作秀,還需要執法者更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11月26日,由于被告人梁某南嚴重醉酒駕車導致雙目挫傷接近失明,法官考慮到他出行不便,特地上門進行審判;同月28日,中山法院內受害人家屬因悲慟而哭暈,法官臨時暫停庭審,優先對其實施搶救;次日,在中山市一間透著涼風的法庭里,因一名被告人身患麻風病且拒絕治療,法院安排所有訴訟參與人員戴上了十二層厚的口罩進行庭審。
三宗發生在不同時段的審判折射出了同樣的人性光輝,刑事司法超越了打擊犯罪的純粹工具價值,發揮了其在維護和保障公民基本權利上的作用。在回憶起庭審過程時,被告人梁某南幾次重復“想不到啊”,而拒絕治療的麻風病被告人楊某洪也為法官的做法倍感欣慰。
中山市在刑事司法上的“溫情執法”實質上是新刑事訴訟法中尊重和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精神的外化。去年3月14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并于今年1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將“尊重和保障人權”明確寫入了總則,也成為此次“修刑”的最大亮點。實際上早在2004年,這一原則就被寫入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而9年之后又在刑事訴訟法上得以明確規定。
然而,“頂層設計”尚需“基層執行”,寫在法律文書上的這短短七個字如何完成從“理念”到“實踐”的實質性跨越才是更迫切需要關注的話題。讓每個人不只停留在對更美好的未來懷有鄉愁,不只沉迷于尊重和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的宣傳報道,而是在每一個可感可知的細節里真正享受到法律所帶來的安全感,成為了執法者面臨的重大課題。
中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和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的做法無疑是在執法過程中做到尊重和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的絕佳范本。戴著口罩進行審判、到被告人家中進行庭審,在強調刑事訴訟和刑事司法追究犯罪、懲罰犯罪功能的同時,強化了被告人和被害人的訴訟主體地位,尊重和保障了被告人、被害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正當權益,他們的身體、精神狀況都得到了照料。
這樣的轉變彌足珍貴,在尊重和保障公民基本權利從“理念”到“實踐”的跨越上,中山市成為了成功的探路者,把“溫情執法”做到而且做好,把人本理念貫穿到審判的每一個細節,讓庭審的參與者以及作為旁觀者的所有市民都嗅到了執法機關所散發出的溫情。如此,為全省乃至全國提供了參考。
不過,在國家提倡破除庸懶散奢之風、打擊面子工程的今天,“溫情執法”如何做到不僅限于庭審,而是涵蓋到刑事司法的整個過程中;不止于孤案,而是推廣為百花齊放的全面工程;不淪為作秀,而是切實有效地成為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的途徑,則又需要執法者更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上一篇 :官場“逼酒風”折射錯誤權力觀


- 1.貴州省上月經濟運行情況 PPI自20
- 2.長江日報:給依法討薪創造條件
- 3.全州電子商務現場觀摩暨總結會召開
- 4.莫讓彩禮成為婚姻的負累
- 5.《爸爸去哪兒》給父親重新定位
- 6.航班延誤服務不能滯后
- 7.延遲領取養老金不合理
- 8.公權失范才是對法治最大的傷害
維權參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