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位于黃平縣重安江江心的水碾群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但目前,這排水碾群因破敗不堪亟需修復。
6月25日上午,記者來到重安鎮采訪。水碾群位于重安江江心沙洲上,因為四面都是水,只能站在江邊觀望。
水碾群在江心“一”字排開頗為壯觀,但水碾群的五個棚子明顯破敗,其中最下端棚子甚至成了“光架架”。
記者還發現,碾群上的石輪都停止了“工作”,有的石輪甚至離開基座。
家住重安鎮的市民沈先生說,今年以來,當地連下暴雨,還下過冰雹,加之重安江洪水暴漲,水碾群已不堪重創。
讓當地群眾不解的是,水碾群日益破敗,但并沒有相關部門前來修繕。
破敗不堪的水碾群。
黃平縣文物局局長陳興夫說,水碾群上的棚子被毀,主要是因為今年的天災所致,所幸水碾群自身未受到破壞。“碾群上的棚子只用于遮風擋雨,它自身并不是文物。”陳興夫說,因為碾群建在重安江江心,而這條江幾乎每年都會漲水,所以碾群時常遭受洪水沖刷。
“要修繕的話,必須按程序來。”陳興夫說,因為水碾群已是國家級文物,修繕必須上報國家文物局審批。
目前,黃平縣正在做維修方案,做好后即提交國家文物局審批。“我們的想法是先對重安江的相關河道進行清理,然后再對文物進行維修。”陳興夫說。
水碾群的草棚成了光架架。
據了解,重安江水碾群規模最大時有40多座,現在能看到遺跡還有19座,目前能使用的有9座,進行維修后能用的將會增加到13座,另有6座由于拱頂坍塌,須進行大規模的維修。以前,當地村民一直用水碾群碾谷物,后來由于打米機的廣泛使用,水碾群的“碾谷”功能漸漸消失,村民們改用它來碾壓加工祭祀用的火香。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