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妻帶子堅守30余載
“樹癡”讓千畝荒山變茂林
大方縣烏蒙山區有一位六旬老人,為守護村里的山林,攜妻兒住進深山30余載。從當年承包5畝荒山開始,在他的呵護下,如今他承包的近千畝荒山變成了山林,他是別人眼中的“樹癡”,他叫王華文。
王華文老人出生于1951。1972年高中畢業后,在穿巖村當教師,負責教生產隊里的一些小孩。1980年,應村里的要求,王華文一邊教書,一邊承擔起看護村里“坡頭上”(地名)的山林任務。
1980年土地承包到戶后,農村經濟活躍起來,村民修房子要用木材,做家具要木料,煤洞挖礦也要樹木支架子。王華文說,一時間,鄉鄰、礦工就上山盜樹。眼看山快被砍成荒山了,他的心里急得不行。那時,王華文每抓到一個砍樹的村民,都要解釋一遍,“山林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它能抵擋風沙,保土養水,請手下留情啊!”在他一次又一次的勸說和耐心的解釋下,多數村民總算明白了其中道理,停止了盜伐。
1990年,國家下放承包山林的政策,王華文申請承包“坡頭上”的5畝荒山造林項目。簽下合同后,王華文把所有的精力拿來種樹、守林,甚至放棄近20年的教書職業,平時的生活開銷都主要靠著子女供給。“家里6個孩子,都靠著他的工資和我平時做農活的所得吃飯。”王華文的老伴提起此事,全是埋怨:“他除了種樹守樹什么事都不干,養家照顧孩子的事情全部丟給我。”
從5畝到近千畝,就這樣,在這山上王華文一住就是十幾年,而村民們都把時間花在了打工上,掙到了錢蓋起了新式的洋房,可是王華文仍舊居住在他那間土墻房里,過著很清貧的日子。村民們都叫王華文“樹癡”,一個守護著大山的“樹癡”。
但唯一能讓王華文感到欣慰的是他所承包的近千畝山林,幾十年來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火災,山上的樹木最大的已有五尺多粗,部分藤條也有一尺余粗。
經大方縣林業部門的測量,王華文守護的山林,已經從當年的5畝達到今天的近千畝。“王華文老人守山護林、保護生態的功勞在羊場鎮當地算是很成功的了。”大方縣林業局的一位工作人員說。
王華文告訴記者,他從來沒有,也不想從守林、養林中獲得多少經濟收益。但是,花半輩子為兒孫守得一片青山,值了!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