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上午,貴州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聽取審議省衛生廳關于全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情況的報告,并就相關問題開展專題詢問。
今年參合率達98.72%報告顯示,2013年參合農民達3214萬人,參合率達到98.72%。2013年人均籌資330元,當年籌資額已達到106.1億元。根據新一輪醫改方案要求,2015年新農合人均籌資標準將提高至450元左右。2012年,已有4890.82萬人次參合農民獲得了85.75億元的醫藥費補償,當年基金使用率達94.45%。
參合農民受益范圍呈上升趨勢,統籌基金報銷封頂線從2009年的5萬提到2013年的12萬以上,實際住院費用補償比例從53.3%提升到67.64%(2012年居全國第一)。截止2012年底,全省20個重大疾病共補償受益5.21萬人次,新農合基金補償2.19億元(占當年籌資總額的2.4%)。
經辦人員不足2013年參合農民達3214萬,占全省基本醫保對象總數的85%,全省各級定點醫療機構已達1萬多家,而全省實有新農合經辦機構人員2183人,平均每名新農合經辦機構人員服務1.4萬余名參合農民,而國際國內通用的醫保服務人員配備標準為每名工作人員服務3000—5000人。
資金監管力度不夠隨著農民接受醫療服務的意識逐步增強,農民要求優質醫療服務的心理需求和部分醫療機構因逐利采取的小病大治、過度醫療等現象逐步顯現。此外,還存在少數農民利用假發票騙取新農合資金的現象。
省內就醫未能即時結報農民工在省內務工點就醫越來越多,但由于省、市結算服務機構缺乏,市(州)、省級醫療機構在參與新農合服務中不能實施即時結報。參合農民需要墊資支付全部醫療費用,然后憑相關報銷憑證回當地報銷。
基層醫療機構技術人員缺乏據統計,全省缺影像專業人員的鄉鎮衛生院達85%,缺藥劑人員的達83%,缺檢驗人員的達81%,缺中醫藥人員的達80%,缺護理人員的達39%。這直接導致許多鄉鎮衛生院配置的各種大中型設備多處于閑置狀態。據統計,全省鄉鎮衛生院技術人員學歷主要為大學?坪椭袑W歷,兩者之和達85.92%,職稱結構上初級職稱和無職稱的占89.44%。
針對參會人員提出的問題,貴州省衛生廳一一作了答復,省人大常委會為此次詢問工作組成的調研組也提出了加強新農合宣傳工作,全省統一規范設立市(州)、縣(市、區)兩級新農合管理機構,建立完善單病種付費制度和雙向轉診制度加強控費,成立省級新農合結算中心,推進市級統籌工作等相關建議。(邵培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