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人民:干群連成一條心擰成一股繩后發趕超:扭住發展同心同苦同步小康
——省委常委會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二次集中學習綜述
這是一次沉心靜氣的學習:8月2日至4日,省委常委和部分副省級領導同志,整整3天時間開展了拉練式學習,參觀息烽集中營舊址、遵義會議會址、甕安6·28事件警示教育基地。
這是一次敢動真格的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目標就是作風之弊、行為之垢。省委書記趙克志在總結會上從大家的發言中,概括列舉了“四風”方面的30個問題,展示了貴州領導干部“出汗”的決心。
這是一次主動真誠的帶頭查擺。學員們通過自學規定書目和現場參觀,以黨章為鏡、以革命歷史為鏡、以甕安由亂到治的變化為鏡、不怕臉紅,自我剖析“四風”方面的突出問題,凈化排毒。
為了人民,依靠人民;不走過場、不擺形式;服務百姓、取信于民。踐行群眾路線,邊學習、邊落實,貴州展開了一系列行動。
省領導帶頭到最苦、最窮的村蹲點,吃住農家,查民情、體民苦、解民憂;省委常委們帶頭接訪包案,全省打響信訪維穩攻堅戰;3萬名干部、大學生駐村幫扶,想老百姓所想、急老百姓所急、幫老百姓所需;嚴重旱災面前,全省黨員干部、部隊官兵正在和群眾一起,為保飲水、保民生、保秋收、保增長而并肩戰斗……
集中學習上好“三堂課”:發人深省的政權課、刻骨銘心的群眾課、鮮活生動的發展課
在息烽集中營紀念館,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和錚錚遺言讓學員們內心震撼:為正義、為真理、為人民、為國家,勇敢地面對一切。
在遵義會議會址,黨依靠人民群眾,率領人民軍隊由弱到強,解放全中國的輝煌歷史,70年流傳不衰的紅軍故事,讓學員們內心激蕩:革命傳統是我們工作的永恒動力,群眾路線是我們事業健康發展的傳家寶。
在6·28事件警示教育基地,甕安痛定思痛中浴火重生的可喜變化,為學員們再現了“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千年古訓:永遠也不能忘記慘痛教訓、一刻也不能丟棄根本宗旨。
學有所悟、學有所得。
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敏爾說,這次集中學習活動主題突出、特色鮮明、形式活潑,既有歷史感,又有現場感,更有責任感。通過集中學習和實地參觀,進一步加深了對革命傳統、理想信念、群眾路線的認識。我們就是要牢記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善于從歷史回顧中接受教育,認識規律,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增添更多“正能量”;就是要堅定理想信念,補好精神上的“鈣”,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政治信仰,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信念,堅定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政治信心,堅定對黨中央、省委的政治信賴,確保在重大原則問題上不搖擺,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始終做到堅定、清醒、有作為。
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龍超云認為,遵義會議之后,毛主席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黨的群眾路線開始得到拓展和升華,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群眾路線的正式形成。遵義會議是我黨的重大轉折,也是群眾路線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省委常委喻紅秋說,領導干部要謹防將自己當成“青蛙”,不能需要群眾之“水”時就跳到水中去,滿足了自己的利益需求后又跳上岸,造成干群關系變為“蛙水關系”。要真正做到心系群眾、情同一家,傳承黨的優良傳統,切實防止“蛙水關系”,把“魚水關系”發揚光大。
省委常委秦如培說,這次學習,非常及時、非常管用、非常有成效,真正是一堂發人深省的政權課、刻骨銘心的群眾課、鮮活生動的發展課。歸結到一點,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必須堅守、不能出絲毫問題。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