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千余里 沐浴文化洗禮
——岑鞏縣縱橫千余里尋“思州文化”傳承良方側記
6月21日,為深入做好思州文化的挖掘、保護、傳承工作,不斷豐富思州文化的精神內涵,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岑鞏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長陳永祥帶隊,縣文聯、史志辦、文產辦等部門一行20余人組成的學習交流工作隊來到息烽集中營、貴州民族大學、貴陽孔學堂,開展文化傳承交流學習活動。
山勢連綿,縱橫百里的息烽,素有“川黔鎖鑰、黔中咽喉”之譽。工作隊在縣城參觀了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息烽集中營。關押有中共黨員及愛國人士的國民黨規模最大、軍級最高的秘密監獄,先后關押共產黨人、進步人士1220人,數百名革命者為民族解放事業在這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集中營廣場莊嚴的雕塑前,工作隊重溫了入黨宣誓儀式。感受難以忘卻的那段歷史,同時學習革命烈士的先進事跡,堅定了理想信念。工作隊還從普及優秀傳統文化,立足對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整合資源優勢,挖掘思州文化,構建大宣傳格局等方面,吸納該縣在文化傳承和發揚的一些好經驗。
次日,工作隊一行來到坐落于花溪董家堰, 俯瞰十里河灘濕地公園風景的貴陽孔學堂。聽了孔學堂第七十二期,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肖東發教授圍繞《綜論千年典藏 評說百家盛衰----中國藏書文化與全民閱讀》展開的中華文化專題公益講座,并參觀學習了孔學堂的儒家文化資料陳列館。孔學堂秉承“古為今用,傳承教化” 宗旨,作為傳承與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殿堂,以及教化與開啟新風的基地,不只是“廟堂”,更是講學、研究、培訓的“學堂”。感受孔學堂兼具華夏文化的大氣與貴州文化的“性格”的同時,工作隊通過聽講座、參觀文化歷史古跡、文化紀念館的方式,對孔學堂在建筑設計、文化符號、文化旅游、合作發展等方面進行深度了解,并結合該縣文化實際情況,學習不同文化的傳承發展模式。
此外,工作隊還來到貴州民族大學花溪校區,參觀學習了民族大學豐富多樣的民族文化傳承教育,為深入做好非物質文化的挖掘與保護,加強對思州儺文化、思州契約文書等課題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積極尋找豐富思州文化內涵的良方。
近年來,岑鞏縣依托古思州深厚文化底蘊和“黔東門戶”特殊地理優勢,圍繞“思州文化、思州儺文化”等文化名片,實施文化“走出去•請進來”戰略,主動融入黔文化圈、傳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精髓。該縣通過加強縣內公路、文化園等基礎設施建設,為提升思州文化軟實力建設奠定了基礎。有著4000多年歷史的“國之寶 •思州石硯”、“一代佳人陳圓圓”歸隱地等文化魅力吸引了中外游客和國內主流媒體的到訪,在打造黔東旅游目的地和黔東旅游集散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目前,岑鞏縣以打造“弘揚傳統優秀文化重要品牌”為目標,在原有的“思州文化、思州儺技儺戲”文化的基礎上,結合貴州省“明禮知恥•崇德向善”主題實踐活動,以每月開講1次的新模式,掀起了《道德講堂》思州文化熱潮,在全縣大力弘揚“仁、義、誠、敬、孝”,營造明禮知恥、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濃厚文化氛圍。至今,《道德講堂》已舉辦69期,超萬名干部群眾接受道德洗禮。激發了廣大干部群眾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受到社會普遍贊譽。為提升思州文化品位,構筑文化精神高地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吳壽靜)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