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日,從江縣紅十字會收到一筆1000元的愛心款,捐出這筆錢的是患有腦萎縮30多年,一直靠低保生活的趙克奎和他83歲的老母。
趙克奎和他83歲的老母親
趙克奎是從江縣西山鎮平寨村六組的村民。近日,記者來到平寨村采訪。進村后,遇見了一棟低矮的木房,只有兩層,非常陳舊……這就是趙克奎家。
為省錢幫助更困難的人,趙克奎破爛的房子多年來一直舍不得維修
今年50歲的趙克奎介紹說,1981年,他患上“腦萎縮”,由于當時家庭貧困,未及時就醫,落下了“后遺癥”。結婚不久,因為自己行動不便,加上家庭貧困,老婆離他而去,無子無女的趙克奎從此和老母親相依為命。
母親常年來堅持自己洗衣服做家務
“當時我家室一貧如洗,幸好有國家的照顧,要不然真的不知道怎么樣才能活到現在。”趙克奎說,自從生病后,自己幾乎完全失去了勞動力,當地政府把他和老母親都列為農村低保戶,每季度可領取到800多元低保金。
據了解,趙克奎和老母的生活很節儉,他們很少買衣服穿,平時也舍不得吃肉,所以,每個季度的800元錢,都用不完。余下的錢,他就存起來。
從2008年起,趙克奎開始盤算著將來有一天,將余下的錢全部拿出來,捐給更加貧困的人,用這樣的方式,回報社會。
趙克奎母子兩生活勤節,為的就是盡量把國家救濟的錢省下來一些
前不久,因為積攢的人民幣已經達到了1000多元,趙克奎便到鎮里面找到婦聯等部門,表達了捐款意向。開始,這些部門的工作人員建議他不要捐,因為其自身也很困難。但趙克奎堅持自己的意見。他說:“這是我和老母親多年的心愿,請一定收下。”有關部門看他態度很堅決,便介紹其將錢款捐到紅十字會去。
后來,趙克奎以自己和母親的名義,將這1000元現金交到了從江縣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手中。(梁雨 陶政達 向自力 攝影報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