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年來,丹寨縣鼓勵農村群眾發展農村“莊園經濟”,搞活“經果林”,向“綠色生態”要發展,成功打造出了城江西瓜和生態無公害蔬菜等一系列農產品品牌。眼下,丹寨縣的水晶葡萄長勢喜人,豐收在望,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又一砝碼。
六月是一個瓜果飄香的季節,在興仁鎮王家村,成片的葡萄大棚遍布田野,在綠油油的葡萄葉下,一串串晶瑩剔透,顆粒飽滿的葡萄掛滿了枝頭。村民莫興文兩年前種下了30多畝水晶葡萄,今年,到了葡萄正式掛果的時候,他還帶動了其他四戶和自己一起發展葡萄產業。為了真正做到生態無公害,這些天,莫興文正和大家忙活著給葡萄套袋,以此防塵、防菌、防污染。
同樣,在揚武鎮大朗村,村民們也通過種植水晶葡萄探索出了一條致富路。吳興明是村里的葡萄種植大戶,去年,60多畝的葡萄林給他帶來了一筆可觀的經濟收入。今年,吳興明有了一個大膽的構想,葡萄不賣了,而是開放,讓顧客自己上門,體驗田間地頭的采摘樂趣,品嘗自己的勞動果實,暢享田園風光樂趣。
以科學利用生態環境為基礎,以生產高品質的綠色生態農產品為重點,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打造生態農業觀光園,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截至目前,丹寨縣已成功開發了硒米、硒茶、西瓜、藍莓、蔬菜、葡萄等無公害綠色食品,開辟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石開恒 楊露婷 彭杰 張燕 薛華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