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人口老齡化,作為整個社會的共同課題,不光要解決好老有所依的實質問題,怎樣去積極調動老年人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同樣是丹寨縣興仁鎮甲腳村老年協會,每天用心用力去思考、去實施的大事。
這段時間正值辣椒的采摘季,興仁鎮甲腳村周邊的幾百畝辣椒基地需要大批人手幫忙,得到消息后,甲腳村老年協會的奶奶、婆婆們組成采摘隊前往基地參與采摘,不僅能夠幫助辣椒基地業主搶抓收獲時節,同時還為自己的錢袋子增添些鈔票。王奶奶告訴記者,她和大伙組成的采摘隊,已經在基地里干了很多天了,大家在勞動鍛煉的同時還能順帶抓下經濟,別提多高興了。
“我65歲了,我要來活動一點,找一點錢,小孩才沒有那么辛苦,才能幫到小孩,支持他們一點,現在我們老了,我們也不會做什么,我們只能來這些搞一點活動的。”丹寨縣興仁鎮甲腳村村民王應珍告訴記者。
除“勞動致富”這項老年團體活動外,甲腳村的老年女同胞們還時常組織小范圍的“苗族飛歌”活動,借著祖輩千百年流傳下來的傳統,用依舊鏗鏘有力的歌喉唱出年輕時代的婉轉動聽,以優美的鄉間旋律歡唱幸福的晚年生活。
“那時候我們還小,老人教的,一輩教一輩。唱山歌、唱酒歌、唱接媳婦歌、嫁姑娘歌,我老了也好,也有我想唱的,現在80(歲)了,留著歌干什么啊,經常唱歌開心。”丹寨縣興仁鎮甲腳村村民吳阿凹高興的說。
奶奶、婆婆忙個不停,爺爺、公公也不能閑著。這幾天,甲腳村老年協會的成員們正在組織大家辦理老年優待證,這個證將給老年人的外出乘車、看病就醫、旅游觀光、文體活動等帶來便利與優惠,為了讓大家趕緊領證,盡早受益,甲腳村老年協會將辦證前臺搬到了老年群眾中去,為大家集中辦理。
“現在國家很好,關心我們這些老人,我們這些六七十歲的老人,關心我們,讓我們過好晚年生活,幸福安康,這就很好了。”丹寨縣興仁鎮甲腳村村民王洪書看著村里一年年的變化,感慨的說。
老年協會的成立,各項針對老年人開設的優惠政策,甲腳村324位60歲以上的老人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大家清楚,即便村中的年輕人大都外出務工了,但村寨的生命力與活力都要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讓鄉間的夕陽余暉盡顯生活炙熱。
“ 我們年輕人全都出去打工,現在老年人五六十歲,六七十歲都在家做家務事,很勤快也很團結。現在我們在家還想搞點養殖,喂雞,我們家還養點鴨子,也可以去找一點錢,可以栽一點菜,現在車都通到家門口來了,可以拿去趕集(賣了),買一件新衣服穿也好,也不要靠小孩太多,讓小孩掙一點錢修補房子。”丹寨縣興仁鎮甲腳村村民王洪揚說。
在甲腳村,老有所依、老有所養早就不是大家所擔心的問題了,大家一心想著,如何老有所樂,怎樣老有所為。
為此,作為甲腳老年協會的副會長,莫應剛老人還巧借個人編山歌、唱山歌的特長,融合老年協會的功能與職責以及身為新時期鄉村老年人的所思所想,將農村老年群眾的心聲與期盼,通過歌聲表達出來。
“我老年協會是捧花,三老四少來參加。我們團結力量大,我們克服老困難。來到家中做家事,媳婦兒女放寬心。一家老幼團結好,做個五好好家庭。我老年協會來發獎,獎狀寫你第一名。”(楊露婷 楊武魁 曹瑛 李晨)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