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2013年年底,丹寨縣按照“村級規模并大、經濟實力并強、班子結構并優”和“精簡高效、農民增收”的總體目標要求,將全縣161個行政村實行了合并,為行政村之間的資源整合,取長補短,優勢互補,提速發展打造了一個嶄新平臺。
龍泉鎮展良村在2013年12月以前,是一個獨立的行政村。現如今,附近的良山、金山兩村并入展良,組成新的展良村。村民們依托土地和交通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大棚蔬菜、馬鈴薯、食用菌等農業產業,農民生活水平得到明顯提高,而這些改變,卻是當初村民們預想不到的。
今年年初,良山村、金山村、展良村合并組成新的大村,以展良村為名,人口增加到795戶,3594人,并村,不光是老百姓不樂意,就連村干們也爭得面紅耳赤。盡管各方在各自村寨利益上各持己見,但是,在談及并村資源、并村項目、并村優勢及群眾利益的時候,大家都表現出了村干的應有的智慧和覺悟,為了三個村今后的發展和群眾的生活,大家的心結也漸漸的打開了,促使了并村工作順利開展。
并了村,意味著村里管轄的人更多了,事也更雜了,扶貧資源的分配,也就更復雜了。雖然新的班子,由原先三個村的村干組成,但幫扶項目的安排,誰也沒有私心。
原金山村村民楊元保,年初花了10萬元,引進了20多頭小牛犢,但圈舍擴建、草料供應,讓資金周轉出了問題。令楊元保沒想到的是,并村后的新任村兩委班子找到了他,并通過與銀行對接,幫助他貸了10萬元的貸款。
通過并村,將展良的土地資源、良山的水資源和金山的人氣有機融合,讓原本優良的區域、交通、山水等資源優勢得到進一步凸顯,發展潛力也得到更深層次地拓展。據了解,自啟動并村工作以來,全縣的161行政村合并為了91個行政村,通過半年的運行,并村強村在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程、整合資源擴大產業和延伸產業鏈條等方面的優勢已全面發力。(石開恒 彭杰 張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