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丹寨縣揚武鎮的揚頌村,是貴州省唯一一個完整保存了蚩尤祭祀儀式的苗族傳統村寨。每逢祭尤節的到來,全村老少都將身著傳統盛裝,與遠近親朋以及慕名而來的游客們共祭蚩尤,歡度佳節。祭尤節,不僅成為了丹寨縣眾多民族傳統節日的靚麗名片,還成為了揚頌村加快發展的又一優勢資源。眼看祭尤節就要到了,揚頌村正在忙些什么呢?
近日,記者在揚頌村了解到,除過春節外,該村還傳承有二月祭橋節、三月爬坡節以及祭尤節等民族傳統節日,其中最為隆重的,應屬每年農歷十月第二個丑日的祭尤節,祭奠苗族先祖蚩尤。
為做好今年祭尤節的各項準備工作,揚頌村全體上下早就忙活開了。“祭尤節那天,祭尤壇祭品的擺設,一壇甜酒,一壇白酒,九塊粑粑,另加一塊大的八斤(市斤)糯米打制的牯子粑。”作為揚頌村的“一份子”,該縣民宗局黨組書記、局長龍啟堂還擔任起了祭尤節活動的“總調度”,幫助大家細分祭尤節當天的任務,提醒注意事項。
會上,大家領取了各自的任務,村民龍永超與往年一樣,繼續擔當了蚩尤祭祀儀式上的祭師重任。
“也不知道得幾千年或幾百年了,以前是老祖宗念詩詞,現在到老輩念,然后我們拿一代一代的、一個寨子一個寨子的傳承人,全部拿來考核,詩詞本教好以后,拿一只雞來殺,拿竹簽去簽,看簽中頭,還是簽中腿,還簽中翅膀,簽中頭的就做大師,如果簽中兩只腿的也是做大師。我的師傅考核我七次,才信任我來做祭師。”丹寨縣揚武鎮揚頌村村民龍永超說。
村干、寨老們忙著領取任務,村民們也沒閑著。由村中擅長吹奏蘆笙和跳蘆笙舞的村民組成的表演隊,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彩排。大家時而按鍵吹笙、時而扭動身子、時而高舉芒筒,一招一式,有板有眼。
“為了民族文化,祭尤節,我們有些村民從廣東打工趕回來,就是為了慶祝我們的活動,他們來了我們才正式排練,現在已經排練了一個星期。”丹寨縣揚武鎮揚頌村蘆笙表演隊隊長龍治濤說。
蚩尤祭祀儀式(黃曉海 攝)
近年來,丹寨縣在民族傳統村寨及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上,采取了政府主導、村寨自主、部門支持等有效措施。并在特色民居改造,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民族傳統文化的挖掘、整理、開發利用等方面下足了功夫。隨著祭尤節在社會各界的廣泛知名,祭尤節勢必成為揚頌村加快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又一重要資源。
“揚頌的祭尤節,現在已經申報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正在努力申報國家級非遺名錄,下一步,我們的打算就是會在揚頌村這里,專門培養一批專業團隊,含表演這一塊,讓他們能通過節日,通過民族文化村寨的旅游,來拉動鄉村旅館,拉動農家樂等等產業的興起和發展,實現產業富民。”丹寨縣民宗局黨組書記、局長龍啟堂說。
據了解,按照農歷歷法推算,今年的揚頌村祭尤節將在12月8日當天舉行,屆時,將進行苗族祭祖公祭大典、誦唱苗族賈理、民族民間文藝匯演,以及“蚩尤杯”民族民間武術演武大會等活動。(楊武魁 鄒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