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辦公環境,多數人的工作環境還停留在格子間:高密度的坐位,如芒在背的視線,緊張壓抑的同事關系。這些是“效率至上”思想給我們的遺產,然而現在科學表明,這樣的辦公環境非但不高效,反倒是隱患重重。那么什么樣的辦公空間才是真正健康高效的呢?
“久坐成疾”
近年來很多醫學研究指出,長時間的靜坐會影響健康。美國癌癥協會更有調查指出,每天久坐6小時以上的女性,患心臟病和癌癥的幾率大大增加,早逝的機率也高于正常女性的37%,而相同的情況下男性則是18%。員工健康得不到保證,工作精力難以集中勢必對企業長期發展埋下隱患。
于是美國硅谷的很多雇主把原本需要坐著的辦公桌,改成站著也可用的“站立式辦公桌”(standing desk),桌面比起傳統辦公桌高稍許。當然久站也是對身體有影響的,因此在目前Facebook的站立辦公體系中還包括一把高腳椅子,員工如果累了也可以坐在原先準備好的高腳椅休息。這一舉動引起很多IT巨頭紛紛效仿,Google甚至把站立辦公當做重要的項目寫進了員工安全手冊。
“十年同事不相識”
傳統辦公提倡任務分配到人,一個個狹窄的空間使哪怕相鄰的人都難以交流,造成了多年同事或許都沒能說過一句話的尷尬。于是團隊默契無從談起,會議的頭腦風暴也就難有建樹。現代辦公已經將榨取單一員工勞動力的做法打入冷宮,而是需要啟發和鼓勵溝通的辦公環境。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新開放使用的微信總部。微信總部辦公室由幾棟LOFT風格建筑和一棟體驗性質的綜合樓組成。LOFT的最大特點就是通透開敞。不同于以往辦公區的閉塞狹窄,這里的辦公區域沒有絕對的分割;每一個員工都能享受到寬敞的公共空間。此外,寬闊的空間鼓勵員工走動交流,暗合微信“溝通”的特質,微信總部鼓勵員工走動起來——陽臺、休息區、透明會議室等都可以成為思維碰撞的舞臺。
“不懂休息的人不懂工作”
早在20世紀初,福特汽車已經通過大量的實驗發現——每人每周最佳的工作時長是40小時。此外,雖然每周多增加20小時的工作能短期提高工作效率,但這種提高只會持續3至4周,接著就會轉為負增長。這種疲勞在智能密集型的企業中將會更明顯,繁重的思考更需要在每天的工作中調整好節奏。于是,能為員工提供適當的休息環境,也成了創新型企業辦公室所必須考慮的元素。
在這一方面,微信總部辦公室同樣為我們做了良好的示范。設計師在規劃功能區域時就已經將全部面積的三分之一用作休息區來考慮,同時還設置了健身房、咖啡廳、臺球室等設施。辦公環境可提供選擇,而工作節奏更可根據員工自身的需求自由調節。現代辦公的人性化特點也正體現于此。
目前,企業盈利模式已經開始由資本積累向智慧積累過渡;信息和移動終端的革命在催促著所有企業自盲從效率的夢境中醒來,轉而向以人為本的管理策略邁進。充滿人文關懷的辦公文化成就了Google的快速崛起;健康的工作環境為Facebook的員工點燃工作熱情;優秀的溝通和休息節奏為騰訊的持續擴張奠定基礎。以員工需求為設計根基的辦公室,幫助這些企業實現了涵養人才,并進一步保證了自身的創新發展。辦公室不僅僅是一個生產思維的基地,更多是容納員工個性、搭載夢想的平臺。個人夢想與企業發展和諧共生、溝通與思考平等相處,這些看似理想化的場景,已經逐漸在IT企業中孵化。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