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長暖冬,初春雪飄,寒氣逼人.2月11日筆者跟隨錦屏大同鄉領導行車來到章山村,這是為了工作第三次踏進村門,每次一到村里看到的是鄰里群眾相互和藹可親,讓人感覺到分外溫馨。
一條筆直錦黎公路從村而過,漂亮的磚旁,潔凈的街道,整齊水泥步道,讓人感受到新農村建氣夕,村里群眾在國家“一事一議”項目下的 “幸福指數”明顯提高。
村委辦公樓前一塊匾格外新穎,引人注目,這是村民自發組織而成民主管理協會牌子——“大同鄉章山村寨老協會”,走進二樓辦公室門上一塊紅色的匾特別醒目,名為“大同鄉寨禁賭(毒)協會”,還有空巢老人義務服務隊等牌子,整治有序。
“這塊禁賭(毒)匾讓村里愛賭者止了腳步”在村委辦公室村支部書記歐開俊,指著匾底氣十足地說:“村里禁賭協會成立,再沒有聽到賭博者家庭的吵聲,現在左鄰右舍安靜多了……”.
說到這一塊匾,村干們為禁賭者的事,發了不少火,生過不少氣,正值去年年底全省上下形成禁賭風氣之時,村里把有成立禁賭協會想法傳到鄉里,很快得到鄉領導高度重視和支持,于是1月21日成立由村里德高望重群眾組成的“章山村禁賭協會”,其目的是旨在摒棄賭博、移風易俗,營造“除陋習、樹新風”氛圍。
章山和諧村光亮點不但要得益于禁賭協會助力,而更需“寨老協會”伸長正義,提起“寨老”,在人們心眼中是村里最老人的群眾,但是章山村卻不同,寨老不以年齡憑資格,而以群眾威望和公信度。
講到“寨老協會”的成立,要得從源頭說起,近年來,國家惠農政策力度不斷加大,一些群眾只對事關自己切身利益,并對個人利益熱點問題越來越關注,而對自己應該履行的義務卻越來越淡漠,甚至抵觸抗拒,造成村級開展工作難度加大,五年前就有村里很多好事辦成壞事,個別群眾形成上訪不斷,一直以來是村干們頭痛難解的問題。
為了形成村民與村干部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共同管理機制,村里想到了“寨老”,是否可以成立由一支“寨老”人員組成的民間組織來共同協助管理村里大小事呢?.
剛要成立“寨老協會”之初,群眾眼中卻不同的意見,有的人認為寨老是憑年齡老長為主,有的人卻認為誰家有錢財多才有說服力,更有的人認為當村干年限最長更有能力說話,想法各有盡有,用什么方法讓群眾更信服于“寨老”,大家最后商議以選舉方式推薦寨老,自此后再沒有人敢言了。
2013年9月9日,天氣晴朗,鄉里領導和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前來到章山村寨老選舉會祝賀和監督,村里大小老少全來參加。
“寨老協會”的創新管理模式是傳統民主管理方法和現代和諧管理方式有機結合,是新時期實踐村民自治的切入點。在處理村里事務上,村寨老們自編起喜聞樂見侗歌為載體進行宣傳,其歌意義為:“山歌好唱口難開,勸和家庭把歌排;父子和來家事順,兄弟和來不分開;同住鄰居是緣分,無緣無份各西東;你歐他歐同姓歐,同是一個房族人;互相忍讓莫斗氣,得饒人處且饒人……”
自寨老協會成立以來,章山村里解決矛盾糾紛10來起,其中家庭矛盾糾紛2起。
和諧村下彰顯產業亮點,村里有被四里八鄉譽為“歐蜂王” 歐必煜,他每年僅靠蜂蜜創收純利10來萬元;養雞專業戶楊序云帶動一些群眾養起了雞場;村里建起了“堂皇歌場”,每年農歷四月初八都在這里舉行活動。(姜巨標)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