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多虧了家玉主任的幫忙,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要不然今年我家的秧田真不知道該如何下苗了!”錦屏縣彥洞鄉九勺村村民石秀蓮激動地說。
近日,筆者來到該村進行走訪得知,困難黨員石秀蓮家因其丈夫外出打工,且家中無牛、無耕田機械,忙種時節,正在為自家秧田還沒有犁在犯愁,村民吳光生也因去年剛做外傷手續,至今傷口未愈,而不能下地耕作,也憂心忡忡。新上任黨支部副書記、村民委主任吳家玉得知情況后,二話不說,拿起自己剛買的耕田機來到這兩位村民戶家責任田,不計任何報酬,主動幫助他們將秧田犁好,讓困難村民春耕生產得到了保障。
“家玉是位好村官,心腸熱,平時總是樂于幫助鄉親從不記酬勞,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真服了他啊,真不知道用什么樣言語來感謝他。”村民吳光生告訴筆者。
當問起村主任吳家玉無私助人有何感想時,他謙虛地說:“這只是我的舉手之勞而已,再說大家都是親來親往的,誰不遇到個難事呢,更何況大家這么信任我推選我當村主任,我相信即便是普通村民得知這種情況也會義不容辭伸出援助之手。”
吳家玉主任平淡而樸實的言語卻深深觸動筆者的心,村里面正因為有著這樣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的好村官,我們的社會才如此和諧,群眾路線才會延續更遠。這種熱心服務于民、為民解困,無私奉獻的風采,彰顯了黨的群眾路線宗旨,是全社會眾多新任村官的典范。(姜琦、楊函祥)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